野生荠菜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地
选择肥沃、疏松、保水保肥性强的土壤,杂草较少的地块。前茬作物腾茬后,施用部分底肥,耕翻。
播种
荠菜一般采用干播法,即将干种子拌上细土,然后均匀撒播于畦面,播种后用竹耙耧一下,使种子和土壤混合,再踩实畦面。
春季播种时间为2月下旬至4月下旬,每公顷用种子11.3公斤;秋季播种时间为8月至9月,每公顷用种子15公斤左右;夏季播种时间则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每667平方米用种0.75至1千克。
管理
出苗后管理:播种后至出苗期间,要保持畦面湿润,勤浇水。出苗后,当幼苗有2片真叶时,适当间苗并进行第一次追肥,随即浇水。10天至15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并浇水。浇水时采用小水慢浇,防止叶面漫上淤泥。遇涝时要及时排水。
除草与防治病虫害:在荠菜生长期间,要重视除草,并注意及时喷药防止蚜虫及霜霉病。
采收
在荠菜植株具有10片至13片真叶时,即可采收。一般用小斜刀挖采荠菜,要注意采大留小和留苗均匀,以使留下的荠菜生长均匀。一般情况下,春播荠菜可采收2次至3次,秋播荠菜可采收3次至4次。
其他注意事项
荠菜喜欢冷凉和晴朗的气候,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2-28度,当气温低于10度的时候生长缓慢,而在28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生长的荠菜品质将会下降。
荠菜种植可以采用整地成片种植,也可以利用土地资源在种植了别的农作物中间插缝种植或田埂上种植。整地时需要将田间的杂草全部去除,翻土时尽量翻深一点,除去土壤深层可能携带的病菌,然后尽量将土地整平,有洼地的将水洼用土填平,最后撒上一层有机腐肥或者草木灰用作基肥。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野生荠菜,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