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的螃蟹怎么去壳

养殖螃蟹脱壳的方法如下:

设置栅栏

在不易移植水草的河内养蟹,可以在河中设置栅栏,使河蟹不用爬向岸边也能爬到浅水区脱壳。栅栏插放河心,用竹竿、树枝成排插入泥中固定,和水面成20度左右夹角,并伸出水面30厘米,每排间隔30厘米。也可用尼龙网片(网片不切插入泥中)。蚯蚓、螺丝等食物可投喂在栅栏上。夜晚河蟹很容易爬上栅栏脱壳。

搭建蟹洞

野生状态下的河蟹一般躲在河边洞中或砾石贝壳下脱壳。为防止河蟹受惊脱壳不遂,可以在池边浅水处用瓦片搭成蟹窝,瓦片搭成M状,每处间隔50厘米。农户如发现病蟹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口,但不能脱去旧壳,体色发黑,最后死亡时,可用药物防治:每半月施用一次新鲜生石灰,化水泼洒,使池水浓度呈10-15ppm,同时施用过磷酸钙,浓度1-2ppm;在饲料中添加脱壳生长产品,适量,或提高饲料中鱼粉、骨粉、蛋壳粉的含量。

使用“脱壳箱”

每天晚上10时或早晨4时左右,将那些爬出水面在岸边徘徊或在草丛上不想吃食的河蟹捉住(刚脱壳的也可捉住)放入专制的“脱壳箱”内脱壳或养护。脱壳箱由木板制成,每格10x15x20厘米,封闭但可透气,有浅水区。每格放一只,互不相通。因环境安静,不受刺激干扰,蟹都能顺利脱下壳来,特别是软壳蟹能全部成活。

补充营养

脱壳前使用功能料-蟹康1号补充营养,促进蟹苗生长发育及增强其免疫力。河蟹脱壳期长,容易造成自相残食,成活率就会低,因此要缩短脱壳时间。在蟹塘岸边和草头发现空壳时,说明进入脱壳期,螃蟹需要吸收水体中大量钙和微量元素辅助脱壳,钙和微量元素缺乏会使河蟹软壳、硬壳时间延长或不能完全硬壳,加大脱壳期河蟹死亡的风险。此时使用美康钙镁宝+活力宝/安稳素,7天1次,使用2~3次。

控制投喂

河蟹在大量蜕壳过程中基本不吃食,蟹塘会出现大量剩余饵料,因此要及时控制投喂,喂量减半,以免造成饵料浪费,败坏水质;脱壳后吃食量增加,通过观察食台等,增加30%左右,视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溶氧

河蟹在蜕壳期对溶氧要求较高,必须保证在5mg/l以上,蜕壳前要注意池塘环境,提前肥好水,补充有益菌藻,从而改善水质、提高溶氧。如肥爽2号+滤饵多泰+藻源宝。

慎用刺激性药物

蜕壳期间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如杀虫药、青苔药等以及其他一些耗氧产品,脱一壳之前最好杀虫1次。

保持水草覆盖

水草是河蟹蜕壳的最佳场所,为了保护和促进螃蟹蜕壳,必须保证水草覆盖率,前期以伊乐藻为主,水下透明度以20~30公分为宜,缺乏水草时及时补充。

消毒

脱壳后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螃蟹体质弱,抵抗力差,四月气温回升池塘细菌繁殖也加速,刚脱壳完的螃蟹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可以使用优碘1瓶3亩或者特碘1瓶5亩预防。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帮助螃蟹顺利脱壳,提高养殖成活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