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下蛋母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鸡舍搭建
鸡舍可以选用旧瓦房、旧猪栏等,稍作修整后加上硬铁丝网。
鸡舍地面用木条撑起,铺上硬铁丝网固定,并留有30厘米高的空间以便清理鸡粪。
在鸡舍旁边开一条投食口和饮水口,方便投喂和饮水。
训练母鸡
在产蛋季节,选定某个地点用干草做个直径约40厘米的锅底形窝,放入两只现成的鸡蛋引诱母鸡趴在那里下蛋。
当窝里有5-6只蛋后,开始捡蛋并留一只在窝里,让母鸡习惯在该处产蛋。
饲养管理
如果不打算孵化小鸡,母鸡就无需公鸡配种,只需用来做食。
如果要做种用母鸡,在未下蛋之前就要配公鸡,未配公鸡的蛋不受精,无法孵出小鸡。
生产食用蛋时,公鸡应分开饲养,避免公鸡搔扰母鸡下蛋。
放养管理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母鸡放养在山林里,山林中的虫子、草籽等能为母鸡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
放养时,需要搭棚,棚高1.5米左右,防止鸡晚上睡觉沾到地气,减少疾病发生。
饲料准备
雏鸡经过培育,饲养到140日龄后,逐渐加入产蛋期,需要转入产蛋鸡舍进行饲养管理。
饲料中需要包含充足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脂肪等营养成分。
在母鸡产蛋率达到5%前,鸡群吃育成鸡饲料(粗蛋白质12%);当产蛋率达到5%时,将饲料的粗蛋白质水平提高到14%。
光照管理
母鸡的产蛋量与光照时间密切相关,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刺激母鸡的生殖器官发育和产蛋。
通常每天提供14-16小时的光照时间,具体可以根据蛋鸡的不同状态进行调整。
疾病预防
定期对鸡舍、设备用具等进行消毒,堵塞老鼠洞,关闭门窗。
使用一些中药如大蒜、松针、葛根叶子等和五谷杂粮加工成饲料,避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
在产蛋期定期用药预防输卵管疾病,如使用输卵剑客等。
环境条件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合理的鸡舍布局、适宜的光照条件和舒适的温度湿度控制。
鸡舍要保持干净,定期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下蛋母鸡的产蛋量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