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养殖斗鸡崽时,主要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保温与通风

冬季斗鸡舍内外气温相差悬殊,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使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发疾病。通风口以高于斗鸡背上方1.6米以上为宜。当舍内气温急剧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斗鸡易外感风寒,发生呼吸道疾病。

入冬前要对斗鸡舍进行维修,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斗鸡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提高室内温度,同时要勤换垫料,中午开窗通风。一般情况下,在肉雏鸡6日龄时开始通风,并随日龄的增加加大通风。斗鸡苗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5.5~36.0℃,此后1周内温度以34~37℃为佳。

饲养管理

科学管好新进雏。进雏前对雏舍进行冲刷、消毒、熏蒸处理,对饲管用具、工人衣帽等进行彻底清洗。斗鸡苗入舍后,要先饮水后开食,长距离运输的要及时补水。对于不愿意活动的斗鸡,应人工轰赶强制采食,但动作要轻,以免造成挤压致死现象。

地面干燥不返潮。斗鸡舍地面最好用三合土铺垫。另外,要控制饮水,一般饮水量是喂料量的2~4倍,不要在舍内贮水,用水管时要防止漏水。

选好垫料保松软。要用新鲜、干燥、柔软、不霉变、吸水性好的材料作垫料,最好为刨花。最好一次铺好垫料,不要零星添加,还要经常翻动使其不发硬、不赶毡、不板结。

饲料营养巧搭配。冬季气温低,肉鸡的热量消耗较大,配制日粮时可适当提高代谢能标准,适当降低蛋白质比例,并确保维生素含量充足。饲料应现拌现喂,防止冰冻,有条件的可以喂热料,饮温水。

湿度控制

湿度也要达标。湿度大的微生物容易存活,如果伴随低温,低温的危害会更严重。湿度低,鸡舍干燥,斗鸡容易得呼吸道疾病,尤其是雏鸡。长期干燥的环境会使鸡脱水变弱。因此,斗鸡舍内湿度的调节不容忽视。

光照管理

冬季白天短,夜间长,要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促进斗鸡的活动和生长发育。一般每天提供14-16小时的光照时间。

疾病防治

保持鸡舍卫生,及时打扫和清理斗鸡粪便,每周或每个月用灭菌灵或其他消毒杀毒液体进行喷洒。还要做好疫苗种植工作,增强斗鸡的免疫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斗鸡崽在冬天的成活率和健康状况,为后续的斗鸡比赛和饲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