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乌贼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潮流和水深选择
选择潮流适宜、水流动力强的地点,有助于水体循环和浮游生物的供应。
选择适宜的水深和底质,乌贼需要一定的水深来游动,并且合适的底质有助于水流和生物附着。
网箱设计和布局
网箱的尺寸应根据乌贼的生长周期和养殖密度来确定,一般长度约为10-15米,高度约为2-3米。
网箱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透气性,常见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和钢铁。
网箱栅格应适当大小,防止乌贼逃脱,并提供足够的水流通量。
网箱布局应合理,一般建议采用直线形布局,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网箱之间的间距。
水质管理
保持稳定的水温,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8-25摄氏度。
控制水体pH值在7.8-8.5之间。
维持充足的溶氧量,确保乌贼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种苗选择
使用笼捕或底曳网捕获的乌贼苗,放养密度根据水温和流水情况有所区别。
大型网箱每立方米放养苗种36-42kg,小型网箱每立方米放养苗种25-30kg。
放苗时应选择同一批次,确保苗种在饱食后放入网箱。
饵料投喂
可投放价格低廉的小杂鱼和贝类,冷冻的小杂鱼也可以投放,但必须是新鲜的。
残饵多时可酌减或停止投饵1-2日,避免水质污染。
水温在13℃左右摄食行为不规则,水温7℃以下乌贼不摄食。
成活率
笼捕的苗种经过2个月养殖,成活率为70%-80%。
钓捕的苗种成活率约在50%左右。
其他养殖方式
塑瓶养殖:利用野生幼乌贼,放在打有细孔的500ml废弃饮料瓶中,封好瓶口,用绳连串吊,置于海中自然吊养,适当间隔加上浮球。
粪肥培育法:在乌贼苗下塘前先施基肥,把水质培肥,一般每亩用畜粪200~300公斤或人粪尿100公斤。乌贼苗下塘后根据水质肥瘦、天气、水温和乌贼苗生长等情况决定追肥量,一般每亩每天施经过发酵的粪肥50~70公斤,全池泼洒。
草浆培育法:将水花生、水浮莲等高产水生植物打成草浆用来饲养乌贼苗,每亩每天投草浆50~70公斤,分两次全池泼洒。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塑料乌贼的养殖。需要注意的是,水质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定期更换水并保持水质清洁,同时提供适宜的饲料和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