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单株植物菊花的方法如下:
摘心法
扦插后的菊苗进行2~3次摘心,最后一次摘心时选择一茎杆直、顶芽饱满、叶片完好的健壮分枝,单独培育,将其侧枝全部剪除。
定植大盆后,加强肥水管理,并每周喷一次矮壮素水溶液以矮化植株。
不摘心法
不进行摘心,使植株不生侧枝。夏季高温时要及时浇水,立秋后扣水扣肥,促进发根。
每周用1/200的尿素水溶液进行一次叶面施肥,保持叶面颜色鲜嫩有光泽。
秋后花芽形成时,开始增施水肥,每周施肥3次左右,并加大肥水浓度。发现腋芽萌生,要及时摘除,孕蕾后留顶端茁壮花蕾,其余全部摘除。
脚芽扦插法
用上一年母本菊花的脚芽进行扦插,放在低温湿室中培育。
第二年开春上盆,适当浇水施肥,不需特殊管理。
6月份植株长到60厘米高时摘心,促其基部萌发脚芽。
脚芽长至10厘米左右时,选远离母株、顶芽饱满的脚芽定株于大盆中,剪除其余脚芽。
立秋后剪除母本,勤施稍浓的肥水,精心培养。
冬藏、春种、夏定和秋养
冬藏:秋末冬初精选脚芽扦插,放在向阳、低温(3°C左右)的室内养护,土壤不干透则不浇水。
春种:翌年3月将冬藏的脚芽苗分栽在装有普通培养土的盆内,置于室外背风、向阳处养护,适当浇水并注意松土。
夏定:当苗长到40cm左右时,用分期分批摘心的方法,促使萌发新的脚芽。7月中旬以后进行摘心和抹芽,选留一个顶芽饱满的脚芽苗,其余全部挖掉。待留下的苗长到约15cm高时,脱盆另栽。为了使夏定苗形成老、中、青三段根,要随着新株生长先后分3次填加土,并分别放入碎骨片、腐叶土和过磷酸钙等肥料。
秋养:8月中旬以后,夏定的新株成形后,翻松表土,再填入3层加肥的培养土。9月中旬植株定型,花芽已全部形成并进入孕蕾阶段,应及时用细竹竿进行绑缚,每隔15cm左右用绿色塑料带绑扎一道。自9月上旬以后,可每周施一次稀薄酱渣水,并施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液或1000倍磷酸二氢钾液进行根外追肥,直至花蕾透色。自立秋至10月上旬,要注意随时将所有腋芽萌发的侧蕾用小刀剥除,以保证顶蕾充分发育。
建议
选择合适品种:根据个人喜好和养护条件选择适合的菊花品种,如多头菊等花期长、适应性强的品种。
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菊花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每天至少接受6至8小时的阳光照射。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夏季炎热时应适当遮荫,冬季寒冷时采取保温措施。
合理浇水:菊花对水分需求较为敏感,土壤应保持适当湿润,但切忌积水。春秋季节每隔2-3天浇水一次,夏季高温时适当增加浇水频率,冬季减少浇水。
合理施肥:菊花生长周期中,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春季生长初期施用氮肥,花期前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以促进花朵的形成和色彩的鲜艳。
定期修剪:定期修剪植株,保持整洁美观,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和花朵的开放。
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植株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防治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