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深水越冬的养殖方法如下:
保持深水位
深水环境能提供更稳定的温度条件,减缓水温随外界气温变化的幅度,降低甲鱼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应激反应。建议将水位维持在1.5米以上。
加水时应注意少量多次,以减少对甲鱼的应激。对于长时间未加水的池塘,加水前可适当泼洒“硒矿速补”类产品,以稳定水体并补充营养。加水后应及时使用“碧水安”等多元有机酸产品,以络合井水中可能含有的重金属等毒素。
定期改底和解毒
尽管冬季池塘不再投喂饲料,但前期投喂留下的残饵、粪便等仍在持续分解,产生毒素并滋生病原菌。因此,建议定期使用“底康”等产品改底,分解池塘污染,解除底部毒素,并配合“碧水安”等产品解毒调水,确保水质安全。
水质管理
水体要求透明度30厘米,PH值7.5—8.5,总氨氮小于1.5mg/l,硫化氢小于0.06mg/l,溶解氧大于4mg/l。
用竹杆在池塘一角用竹(网)片每亩围圈60—70平方米水面种植凤眼莲(水浮莲、水仙)之类的水生植物,以净化水中各种有害物质。或投放有益细菌,如光合细菌、硫化细菌、硝化细菌,增加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中有害物质,抑制有害细菌生长繁殖。还可用沸石粉或底净药物来净化池塘底质淤泥中的有害物质。
合理投喂
在越冬期间,甲鱼进食量减少,但仍需每天喂食少量新鲜食物,以保持其体质健康。可在日常饲料中加入一些动物的肝脏,并添加VE粉剂、VC粉剂、复合VB溶液和土霉素等,连续喂养一周。
选择合适的越冬塘
越冬塘应选在远离村镇无厂矿污染源,且灌排水源方便的池塘,水深最好2米以上,淤泥厚度30厘米左右,面积2—3亩,背风向阳更佳。有条件者可以分级分规格(亲鳖、成鳖、幼、稚鳖)越冬。
消毒和肥水
越冬前,先将水质用标准渔药进行水质消毒,毒性过后(约7—10天)即可将甲鱼落塘越冬。由于水温时高时低,越冬的甲鱼在苏醒3天后则进行水质消毒一次,每月保持对水质消毒一次。水质消毒应选用对甲鱼刺激性小的表面活化剂类或碘类药物消毒,而不要选用对甲鱼刺激性大的含氯试剂或生石灰消毒。
在越冬前,进行肥水,让水体有一定的肥度,为过冬做准备,防治水体过于清瘦,水体保温效果差。当水温降至15℃左右时将幼鳖放入越冬池,每平方米100只到150只左右。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甲鱼在深水越冬期间的成活率和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