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青蛙和牛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面积以300-1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池埂坡度1:2.5,池底平坦并向排水口略有倾斜,以便于排水。在池塘四周设置1-1.5米高的防逃网,防止牛蛙逃逸。同时,要搭建遮阳棚,为牛蛙提供栖息和避暑的场所,遮阳棚面积约占池塘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种苗选择与放养
选择健康、活泼、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牛蛙种苗。一般每平方米放养2000-3000只蝌蚪,种苗放养前需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体表病菌和寄生虫,提高种苗成活率。
饲料投喂
蝌蚪期主要投喂蛋黄、豆浆、浮游生物等饲料,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幼蛙及成蛙期则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小鱼、小虾、蚯蚓、昆虫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1-2次,投喂量根据牛蛙的体重和摄食情况灵活调整,一般以投喂后半小时内略有剩余为宜。
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6.5-7.5之间。高温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三分之一左右;平时每周换水一次。同时,可在池塘中种植适量的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葫芦等,以净化水质和提供栖息场所。
巡塘检查:每天早晚巡塘,观察牛蛙的摄食、活动、生长情况,检查池塘设施是否完好,有无敌害生物侵入等。
疾病防治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新鲜水源,避免病原菌和寄生虫滋生。防止鸟类和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区域,以防止传染疾病。发现病症时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扩散。
越冬管理
洞穴越冬:在蛙池四周松土,并在向阳背风处,平水位线挖若干个直径15cm,深1m的洞穴,保持湿润,以便牛蛙入穴冬眠。
潜水越冬:蛙池要保持水深1~1.2m,不要让水面结冰,池底要留有淤泥6~9cm厚,以便牛蛙潜水蛰伏淤泥越冬。当遇到连续寒冷结冰的天气,要进行水面破冰,以防水体冻结引起牛蛙体液和血液凝固。
草帘越冬:在蛙池北面砌一道土墙,高约70cm左右,东西两头砌成北高南低的三角土墙,在离水面40cm左右,用木竹搭架,铺上草帘(重复叠盖),四周与池边紧贴,保持水温在10℃左右。
室内越冬:在室内向阳方向用砖砌一个高50cm左右的池子,在池内铺上松土30cm左右,再在池内放一个水盆,盆缘与泥土等高,使土壤长期保持一定湿度,池口加盖薄膜封包,还可以在池内悬一盏40W灯泡升温,保证牛蛙安全越冬。
肥料选择与施肥
使用有机肥料,如发酵后的粪肥,以及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产品,如多效肥水先锋。这些营养物质分子小,易于被藻类和浮游生物吸收和利用,为蝌蚪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施肥时间一般在牛蛙苗放养前10-15天进行初次施肥,以提前培育浮游生物,为蝌蚪提供开口饵料。在养殖过程中,还需根据水质肥瘦、天气变化和牛蛙生长阶段适时追肥。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可以有效地养殖青蛙和牛蛙,确保它们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