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粪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沼气发酵法
在饲养场内建沼气池,将粪水送入池内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可用于烧水煮饭、制作膨化饲料等,同时发酵的粪便无臭味。
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渣和沼液,通过固液分离机进行分离。沼渣可用于生产有机复混肥,沼液则储存在沼液池中,用于农田灌溉或施肥。
微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粪便中的复杂有机物转化为无害或有益的物质,减少臭味,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广泛使用。
具体步骤包括:将粪便堆放至通风处,加入辅料保持水分,使用激活的发酵剂进行发酵,通过翻堆和温度控制,最终达到完全腐熟的状态。
堆肥发酵法
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散户养殖,通过自然发酵将畜禽粪便转化为肥料,然后还田应用。这种方式需要较大的空间,并且发酵过程较慢。
对于中大型养殖场,可以建立堆粪场,进行集中处理。堆粪场可以是地上式、半地下式或全地下式,内部需配置进粪口、排粪口和排水口等设施。
干清粪方式
通过控制生产用水和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用水量,实施污水暗道输送和雨污分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场内冲洗粪沟和圈栏,固体粪便则可用于堆肥、基质生产、牛床垫料或燃料等。
循环利用
养殖场通过控制生产用水和减少用水量,实施污水暗道输送、雨污分流和固液分离,减少污水处理压力。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场内冲洗粪沟和圈栏,固体粪便可通过堆肥、基质生产、牛床垫料、燃料等方式处理利用。
达标排放
养殖场需对污水进行厌氧、好氧等工艺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放。固体粪便通过堆肥等方式处理后,再利用。
集中处理
在养殖密集区,依托规模化养殖场或专门的粪污处理中心,对周边养殖场或小区的粪便或污水进行收集并集中处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建议
综合考虑:根据养殖场的规模、地理位置和当地环境条件,选择最适合的粪污处理方法。
环保要求:确保所有处理方法均符合当地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投入:对于大型养殖场,建议投入资金建设现代化的粪污处理设施,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补贴,降低粪污处理成本,推动循环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