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瘦了的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施肥

人工肥水法:可以使用多效肥水先锋等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肥料,这些肥料分子小,易吸收,可以快速肥水,并且肥力可持续15~20天。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促进有益藻类的生长,抑制有害藻类。

自然肥水法:通过在池塘中施加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麸皮等,促进微生物分解,提高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但见效较慢。

生物肥水法:利用微生物制剂,如EM菌先锋,通过生物作用提高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这种方法环保且可持续,但见效较慢。

合理安排施肥时间

通常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施肥,因为此时光照充足,有利于促进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提高溶解氧含量。此外,在换水后和收虾前也应适当施肥。

适当换水

对于水质较瘦的池塘,可以适当换水,引入富含营养物质的新水。换水时要注意水温、盐度等因素,避免对虾产生应激反应。在换水过程中,可以适量泼洒虾青素先锋,增强对虾的抗应激能力。同时,换水还可以促进池塘内的物质循环,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清除淤泥

定期清除池塘底部的淤泥,减少其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保持水质清洁。

机械增氧

在高温、低氧等不利条件下,可以采用机械增氧的方法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确保虾的生存环境。

选择合适的养殖设施

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养殖池塘应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并配备增氧设备。

虾苗放养

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投饵管理

虾苗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水质管理

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改善水质和底质,同时杀菌促进脱壳生长。在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保持水质稳定。

防止疾病和应激

定期检查水质,确保溶氧量高于每升4毫克,亚硝酸态氨不超过每升0.1毫克。在养殖过程中,注意防止浮头现象,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虾的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养殖瘦了的虾,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