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捞起后的养殖方法如下:
水质管理
选择无污染、流动性好的水源,如泉水、河水或经过处理的自来水。
保持水质清澈透明,pH值在7.0-8.5之间,溶解氧不低于5mg/L。
定期检测水质,并根据需要进行换水,每次换水量不宜超过总水量的三分之一,以避免水温波动过大影响甲鱼生长。
养殖池建设
养殖池应分为稚鳖池、幼鳖池和成鳖池,以适应甲鱼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稚鳖池面积不宜过大,便于管理,池底铺设细沙或软泥,便于甲鱼苗爬行和觅食。
池边设置防逃设施,如围栏或网罩,防止甲鱼逃逸。
养殖池内应设置遮荫棚,以调节水温,减少阳光直射对甲鱼苗的影响。
饲料与投喂
饲料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小鱼、小虾、螺蛳等,同时搭配适量的植物性饲料,如鲜嫩水草、瓜果及蔬菜茎叶等。
配合饲料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营养均衡,适口性好。
投喂应遵循“定时、定量、定质、定位”的原则,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疾病防治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养殖池,减少病原体滋生。
合理投喂,避免投喂变质饲料,增强甲鱼苗的体质和免疫力。
及时发现和治疗病甲鱼,防止病情扩散。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池,观察甲鱼的生长情况,及时捞出病死甲鱼,并做好养殖记录。
根据甲鱼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确定捕捞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影响甲鱼的品质和产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甲鱼,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