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巨型鳜鱼的养殖方法如下:
水环境处理
使用生石灰清塘,每亩用100-200斤,晒塘7-10天后进水30-50公分。
使用茶籽、硫酸铜、杀虫药杀灭塘内生物,开增氧机曝气一天后,加水至2.5-3米,再用氯制剂3-5ppm杀灭病原菌。
根据总碱度总硬度要求补充微量元素,建议总碱度不低于90。
消杀后2-3天用有机酸解毒,补充碳源、有益菌(如EM菌)进行培水,水体透明度一般在25-30厘米之间,pH7.0-8.5之间较好。
用少量苗试水,安全后再安排时间放苗。
鱼塘网箱准备
选择面积5亩以上,水深2.5-3.5米,方便排灌进行水质调节。
网箱面积一般为池塘面积的10%左右,网箱外放养鲢、鳙、草、鲫等常规养殖鱼类,净化水质,清除残饵。
可以架设池塘面积5-10%的鱼菜共生,实现绿色健康养殖。
网箱用钢管焊接成5米×5米或5米×10米的架,用油桶或泡沫桶绑定后,固定在池塘水位最深的地方,选用无节网片。
网目尺寸据鳜鱼规格而定:苗种培育选0.5-1厘米,成鱼养殖选2厘米左右。
网箱最好在放苗前一个月左右就浸泡在水中,让箱体上附着着生藻类,避免鳜鱼苗进箱后体表擦伤。
采用24小时不间断的微孔增氧方式,一口网箱放置2个直径80厘米的微孔增氧盘。
网箱外两边各固定一台水车式的增氧机,朝网箱的方向推水,以保证网箱设置区域的水体流动。
苗种培育每亩配备一台1.5千瓦增氧机,成鱼养殖按照每5亩配备一台变频增氧机,以确保养殖池塘水体溶氧充足。
养殖密度与饲料
养殖密度要适中,一般每亩养殖1400尾左右最为理想,这样可以减少寄生虫的滋生,降低疾病发生率。
饲料选择以小型昆虫、水生植物和藻类为主,也可以使用小鱼小虾、蚯蚓和面包虫等,保证营养均衡。
水质管理
定期更换水源,保持水质清新和稳定。
定期检测水中的氧气含量,确保鳜鱼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控制水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使用增氧设备保持水体溶氧充足。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鳜鱼的健康状况,观察其行为、体色和食欲等方面,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如果发现有病鱼或死鱼,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越冬管理
选择背风向阳、保水性能好的池塘作为越冬塘,池塘土质保水保肥性能要好,塘底最好是粘性土质。
冬季水温低,鳜鱼摄食量减少,水质波动较少,但自净能力下降,需要经常检测水温、pH、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
冬季不能完全停料,但要控制饵料鱼的投喂量,保证有足够的适口饵料鱼,防止鳜鱼因缺少食物而消瘦。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家养巨型鳜鱼的养殖,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