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抱子怎么养殖

螃蟹抱子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择抱卵蟹:

亲蟹交配后,应及时取出抱卵蟹专池饲养越冬。选择规模整齐、体重健壮、附肢齐全、有活力、软壳率小于10%且无病害的蟹苗。

池塘整理与消毒:

清除池底过多淤泥,翻松曝晒池底,维修塘堤、闸门、水渠等配套设施。在放苗前30天,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每亩可用100-150kg生石灰。

放养密度:

一般80-100只/kg的蟹苗放养密度为1000-1500只/亩为宜。

饲料投喂:

饲料以低值贝类、杂鱼虾为主,辅之以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35%至45%,脂肪含量为8%至12%。一般日投喂2至4次,注意全池均匀投喂,减少梭子蟹聚集,以避免相互残杀。

水质管理:

主要以调控水质为主,育苗后期开始用EM菌调节水质,同时采用复合碘消毒水体,并用“纤虫净”杀纤毛虫1次。以后每个月用复合碘或生石灰消毒水体、泼洒葡萄糖离子钙和底质改良剂各1次,每半个月泼洒EM菌1次。做到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并记录,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以秋末前后为宜,当水温降到15℃以下,梭子蟹不再继续增重,应及时收获。收获方法:少量出池时可在夜间用蟹笼或网抄捞取,大量出池时,应干池捕捉。

抱卵蟹的强化培育:

越冬以后根据育苗生产计划,于幼体排放20多天之前,将抱卵蟹捕出移入室内进行育苗前的强化培育。经常用显微镜检查卵的发育情况,当卵黄集中在中央,胚胎呈蝴蝶状,心跳在120次以上,即可用10mg/L的孔雀石绿等药物浸洗消毒抱卵蟹,准备排苗布池。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螃蟹抱子的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新、控制投喂量和频率、及时消毒和调节水质是关键。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蟹池,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确保螃蟹健康生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