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鱼缸养殖的繁殖方法如下:

人工繁殖技巧

选择亲鱼:一般选择1~2公斤体重、健康无病伤的翘嘴鳜或大眼鳜作为亲鱼,雌雄比例约为1:1。

亲鱼培育:亲鱼需经过强化培育,重点放在秋季和春季,保证充足的饵料鱼和良好的水质。

人工催产:在繁殖季节,可对亲鱼进行人工催产,使其自然排卵,卵为半漂流性,能随水流漂浮完成孵化。

孵化:受精卵在环道流水中孵化,流速要大于0.2米/秒,水温21℃~24℃时约需72小时,30℃时约需24小时。

日常饲喂方式

饵料鱼培育:前期饵料鱼培育可在鳜鱼种放养前15~20天进行,每亩投放团头鲂、草鱼、鲢、鳙夏花50~80万尾,同时混养繁殖快的饵料鱼亲本如罗非鱼或鲫鱼。

投饵:鳜鱼养殖池中要合理投放饵料鱼,保持水质清新,水要保持微流,投饲量按池养鳜鱼总重的3%~5%投喂。

养殖管理

池塘条件:鳜鱼养殖池塘面积以1~3亩为宜,水深1.2~1.8米,建造特别的排灌设施,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鱼苗培育:脱膜后的鳜鱼苗需在环道、网箱、流水池、孵化缸等小水体中投饵培育13天~20天,长到2厘米~3厘米即成夏花鱼种。

成鱼养殖:成鱼养殖时,注意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水体,防止疾病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鳜鱼在鱼缸中的成功繁殖和养殖。在整个繁殖和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提供充足的饵料鱼,以及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是提高繁殖成功率和养殖效益的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