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黄瓜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选择

北方地区:选择耐寒、抗病、高产、品质好的刺瓜品种,如济南密刺、新泰密刺、津杂1号、农大12、牟瓜一号等。

南方地区:选择广州二青、杭州青皮、沪育5号、昆明早黄瓜等。

高寒区和凉爽地区:选择早熟和中晚熟的高产抗病品种,如宁阳大刺、北京大刺、津研2号等,采用主副行栽培,提高产量。

播种和育苗

播种期:根据定植期确定,定植时的适宜日历苗龄为40到50天,生理苗龄为四叶一心。

育苗方法:可采用阳畦、日光温室、加温温室或电热线温室育苗,具体播种时间根据育苗方法而定。

催芽:播种前2~3天进行种子催芽,保持温度在25℃左右,2~3天后种子出齐。

定植

前茬:最好是春白地或越冬菠菜,2~3年内未种过黄瓜。

整地施肥:结合整地施入底肥,一般每亩施圈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

定植方法:选择晴天定植,定植前一个月开始整理塑料薄膜进行扣棚,提高土温。

田间管理

浇水:定植后浇1~2次缓苗水,之后控制浇水,多次中耕。结瓜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湿润。

追肥:根瓜坐住后追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大粪干或干鸡粪500公斤,结瓜盛期每隔7~10天追施硫酸铵10公斤或腐熟人粪尿250~500公斤。

植株调整:抽蔓后及时支架,绑蔓,摘心,促使侧蔓生长,及时摘除病叶、老叶。

病虫害防治:注意轮作,土壤消毒,及时中耕除草,使用药剂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

温度和湿度管理

定植后5-7天密闭大棚,保温保湿,促进缓苗。之后注意通风,保持白天25-28℃,夜间15℃左右。

湿度管理:晴天白天相对湿度55%~65%,夜间85%~90%;阴天白天70%~85%,夜间90%~95%。

后期管理

适时采收:根据黄瓜的生长情况及时采收根瓜和侧瓜,避免过度成熟。

叶面追肥:使用0.3%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进行叶面追肥,提高产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春季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