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公鸡时,可以遵循以下技术要点:
育雏期管理
公母分饲:在育雏期对种公鸡进行细致的管理,并有效控制体重。
饲料管理:饲料量要根据饲养标准灵活计算,1~7日龄使用料盘,1周后使用料桶,高度根据公雏背高调整。断喙日龄控制在6~8日龄,断喙要准确,前后添加多维素减少应激。
提早限饲:从4周龄开始实施限饲方案,控制公鸡体重在母鸡体重的130%~140%。
饲养目标
种公鸡应选育腿胫长、平胸、雄性特征明显,体重比母鸡大30%左右,行走时龙骨与地面呈45角的健壮公鸡。
各阶段饲养管理
公母分开饲养:1~20周内分开饲养,避免过早交配。
限制饲养:公鸡在6周龄后需要限量进食,以控制体重和防止过肥。
饮水管理:保证公鸡有充足的饮水,特别是在炎热季节,饮水时间可适当增加。
环境管理
散养公鸡需要有足够大的空间活动,理想地是独立的山头或开阔地。鸡舍应搭建简易棚架,供鸡避雨和晚间栖息。
养殖密度不宜过高,每亩地不超过150只。
疾病防治
注意防暑降温和防虫害,特别是在多雨季节和鸡痘多发季节,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
选种与剪冠
在6~8周龄进行第一次选种,选择体重较大、腿长、体态良好的个体。在育雏早期可对种用公雏进行剪冠,以减少被啄伤和保持整齐。
饲养密度与饲料
确保种公鸡有足够的采食空间,饲养密度应控制在3~4只/平方米,使用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高公鸡的养殖效果和种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