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轮虫水蚤的步骤如下:
建池
选择合适大小的容器,如水泥池或土池,深度约1米,面积10-30平方米的长方形为宜。池中注水约50厘米深。
注水与肥水
注水时要保证水质清洁,可以使用天然水或自来水,并曝晒3-4天。
施肥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土池每立方米水体投4公斤牛、马粪或其他畜粪、1.5公斤稻草、麦秸或其他无毒植物茎叶作基肥。10天后追肥一次,追肥量同基肥,再根据水色酌情追肥,使水色保持黄褐色。
引入种源
从野外或已有养殖池中捕捞水蚤,经过清洗、消毒后投入池中。初次放入的水蚤数量为每立方米水体30-50克。
光照与温度控制
水蚤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应将饲养容器放到向阳的地方,避免水温上升过快,可以适时兑入冷水以保持水质稳定。
喂养与管理
水蚤主要以细菌、酵母菌、藻类等为食,可以定期添加有机物如牛奶、面粉溶液等,但不要过多以免水质恶化。
定期捞取水蚤,一般每隔1-2天捞取一次,一次捞取总量的10%-20%。在水温18-20℃的环境下,可常捞。
水质维护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cm左右。如水色过清就应多施肥,水色深褐色或黑褐色应少施肥或不施肥。
适时捕捞与再引入
当水蚤大量繁殖后,可以分批捕捞,用于喂养鳅类或其他水生动物。捕捞后应及时补充新水,并适量追肥以维持水质稳定。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培育轮虫水蚤,为水生动物提供优质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