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鸡仔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择本地鸡 :本地鸡适应性好,抗病能力强,市场受欢迎。放入垄作稻田里的鸡雏首先在育雏室脱温,按程序防疫后,方可进行。育雏
温度控制:
1-30日龄雏鸡应注意保暖,并保持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30天以上的鸡,羽毛基本饱满整齐,不用保温。体温高,发育快。一般鸡的体温在40.8-41.5之间,所以一定要养在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饮水:新购回的小雏鸡要饮温开水(30°C),水中放点葡萄糖或庆大霉素注射液,可增加小雏鸡的体力,消除消化道内细菌,增加胎粪的排出速度。小雏鸡第一周要饮温开水,第二周以后水就不用烧开了,饮自来水即可。
喂食:小雏鸡饮完水后即可喂食,将事先准备好的雏鸡配合饲料放在浅盘或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要少添勤添。第二周温度降低到30°C,以后每周降低2°,直到降低到室温。
搭建寄宿棚
寄宿棚要搭建在相应的空地上,面积要大于10平方米,棚内要架起木板或网,方便小鸡在木板或网上休息,防止鼠害。使用4厘米网眼、150厘米宽的栏鸡网,每23米设一立柱,均匀的围于稻田四周防止鸡外逃。
适时放鸡
放鸡时间一般在水稻有效分蘖终止时,垄系栽培水稻进入湿润灌溉始期即是放人鸡雏的最佳时间。放鸡前要将在家强化培育的个体重200克以上,身体健壮的鸡雏分箱装好,避免挤压运至寄宿棚,放人小鸡前要将寄宿棚周围留出20-30平方米面积。用围网圈好,初期的几天内,小鸡要在棚内外及围网内熟悉和适应环境。待其适应后,将小面积围网打开,让其自由出入到田间觅食。
稻田鸡的管理
鸡放入田间初期要定时饲喂少量饲料,使鸡在去田间觅食后能及时返回寄宿棚,饲喂时要设置口令信号,尤其在傍晚时要用信号召集小鸡回巢,关好寄宿棚门,防止野生动物危害小鸡。
稻田鸡进入成熟期,小鸡开始取食稻穗,此时鸡已由200克增重至1050克,或由500克增重至1750克以上,为避免损失粮食,要及时将小鸡收回在家继续喂养一段时间,即可出售。
收获水稻
进入成熟期,小鸡开始取食稻穗,此时鸡已由200克增重至1050克,或由500克增重至1750克以上,为避免损失粮食,要及时将小鸡收回在家继续喂养一段时间,即可出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稻花鸡仔,不仅能够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还能增加稻田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