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鸡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常规圈养
利用鸡舍配以运动场饲养,喂以鸡饲料并配以青绿植物。
在鸡舍及运动场上搭建栖架,供鸡只跳跃栖息。
野外散养
利用果园、树林地将鸡放养其中,适当搭建简易棚,供鸡只避风挡雨,遮荫避寒。
鸡只除适当补饲外,让其在内觅食昆虫、野草,以提高商品鸡的品质和销售价,同时减少果林地的病虫病,鸡粪可作为林地很好的有机肥料。
场地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山坡地、果园、丘林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
要求放养地周围无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水质达到人的饮用水标准。
鸡舍搭建
鸡舍高度一般在2米左右,以杂木、藤条、秸秆为基本框架,屋顶选用石棉瓦等材质。
舍内要设有供鸡栖息的架子、饮水所需的水槽、补充饲料的食槽、保温灯等。
鸡舍面积根据鸡的多少而定,控制在5只/m²为宜,要坚实耐用,抵御寒风与雨雪。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一般外来的良种本地鸡和本地农村的土鸡都可作为生态土鸡品种,也可选用本地杂鸡品种。
养殖季节
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一般最好选择3至8月份育雏,因为这一时段气温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鸡的生长发育,可提高育雏成活率。
科学管理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按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分群饲养。
雏鸡舍内温度第1周为32℃,以后每周降2℃。
饲养期间要定期检查雏鸡的进食情况,以防爆发疾病。
饮水与开食
雏鸡出壳后的24-36小时内,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熟鸡蛋,拌匀后再饲喂。
雏鸡出壳7天内让它们自由进行,7天后将饲料放在食槽中喂食。
待雏鸡的羽毛干燥后,给它们饲喂0.02%高锰酸钾溶液+青霉素100单位,之后提供常温的饮用水。
放养与管理
雏鸡达到30日龄后脱温,结合分群将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保持在20-25只。
分群后,每隔7天疏散1次,直到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为2-3只。
饲养期间要注意降低光照强度,避免野鸡患上啄癖。
在放养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安全防范,预防天敌如鹰、黄鼠狼、山猫等的危害。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原生鸡,不仅能够提高鸡的品质和销售价,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