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发红可能有多种原因,以下是针对不同原因的详细处理方法:
裸甲藻引起的水体发红
使用“进口红水消”100克/亩,活化后全池泼洒,严重的需要再来一次。
之后补充“酵之素”等有益菌,分解有机质,防止甲藻再次出现。
水体倒藻引起的水体发红
先使用“酵之素”发酵后全池泼洒,分解池塘中的有机质。
同时注意增氧,可以使用增氧机全开,大量换水。
白天用净水解毒剂解毒,晚上撒速生氧。
选择晴天用活力多+磷肥重新培藻。
浮游动物造成的水体发红
可以不用处理,注意加大增氧。
待浮游动物高峰期过后,再培“酵之素”等水体有益菌。
硅甲藻或金藻成为优势种群
在天气晴好时,先用四季安或季胺盐碘等泼洒消毒。
第2天再用双氧氯、强氯精等泼洒1遍。
3天后再视情况追肥1次。
水体原生动物、枝角类、剑水蚤等数量严重超标
在黎明时用0.7ppm硫酸铜化水后用喷雾器沿水边0.3m-0.4m范围内喷雾杀灭。
用后注意增氧,虫杀后重新培藻。
饲料或增红剂导致的水体发红
停止使用红色的鱼食,更换为其他颜色或品牌的鱼食。
增加过滤器,增强水的流动,帮助去除杂质和色素。
定期更换鱼缸水,清除水中的色素和有害物质。
添加活性炭或蛋白棉,帮助吸附色素和其他杂质。
水质太肥,隐藻过多
用20瓦的日光灯增强光照。
适当改喂活的动物性饵料,如红虫。
在鱼缸内装备过滤器,通过水流循环和过滤改善水质。
用新研制的净水机或硝化细菌使水质变得清爽。
灯光效果导致的视觉色差
确保鱼缸玻璃干净,避免视觉上的色差。
保持正常的日常进行鱼缸维护换水。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确保鱼类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