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的养殖方法如下:
育雏室准备
在进雏前一周,育雏舍需要打扫干净,并使用2%火碱溶液对地面和墙壁进行消毒。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15ml、高锰酸钾7.5g进行熏蒸,密封24小时后放净烟雾。饲槽、饮水器等用具可用1%火碱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备用。
雏鸡进舍
雏鸡进舍后,首先提供饮水,然后开食。头几天内可让小鸡自由采食,尽快学会觅食。3天后,每天喂6次,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小鸡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
温度和湿度控制
第一周育雏室温度为32-34℃,以后每周降低2-3℃,当第4周温度降至18-21℃时即可脱温。脱温后如遇降温天气仍需给温。10日龄内相对湿度以65-70%为宜,10日龄后使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光照管理
第一周龄24小时光照,第2周龄16-19小时,以后每天逐渐减少光照时间,到3-6周龄每天光照8小时。光照强度开始时每15平方米用25W灯泡1个,灯与灯距离3米,灯与地面距离2米。
饮食管理
小鸡出壳后24小时开始喂食,最好喂容易消化的饲料和一定数量的青绿饲料。头三天内可让小鸡自由采食,尽快学会觅食。三天以后,每天喂6次,再往后次数逐渐减少。饲料要拌成半干半湿状态。刚出壳的小鸡,饮的水最好是温开水,还要补喂一些1%浓度的盐水。
卫生和防疫
每次喂料都要清除残余饲料,保持食槽清洁,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鸡舍要干燥,注意防疫防病,及时接种鸡痘和疫苗。
放养管理
选择符合无公害要求的场地进行放养,例如林地、河滩、山坡、草地、荒地等。场地应具备环保监测认证,并具备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和干燥等条件。在放养场地内建造一定数量的简易鸡棚,供鸡只休息和避风雨。围栏高度为1.5米,每隔2米设立一个木桩,然后将塑料网或钢网固定在木桩上,形成围栏。饲养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1000~3000只。初次放养:雏鸡出生后约1个月左右,体重达到0.25~0.3千克,并在天气温暖的时候,将雏鸡分批放养到山坡草地上。放牧地点由近到远,放牧时间逐渐延长。在最初几天的放养中,可以在补饲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以防止应激。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小鸡,确保它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