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养殖稻田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稻田改造
选择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稻田,四周用1.8米高的尼龙密网把稻田围起,防止青蛙外逃。
在进出水口设置铁丝网,加固加高田埂。
在稻田中央挖出占稻田面积1/5的小池塘,并用网片围起来,池塘面积80-120平方米,水深40厘米。
从田埂架设木板桥到小池塘岸边,方便投饵和日常管理。小池塘上空设置直径0.5厘米的水管。
蝌蚪放养
使用生石灰15公斤对小池塘进行干法清塘,7天后注水深40厘米,加入发酵过的有机肥150公斤。
5天后蝌蚪入塘,选择优质健壮、规格整齐的越冬蝌蚪,经消毒后,每亩稻田放养5000尾。
训食与饵料投喂
蛙类看不见静止饵料,因此需要人工训食。方法是在人工颗粒饲料中拌入活泥鳅,利用泥鳅爬行带动颗粒饲料滚动,蛙类会误以为是活饵料而吞食。
饵料投喂每天2次,分别在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投喂量一般为体重的2%,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宜。
为提高蛙的品质和节约饲料成本,可以在稻田中安装射灯,诱集昆虫供蛙捕食。同时,在防逃网内侧的田埂上培养活饵料动物,如蚯蚓、蝇蛆、黄粉虫等。
蛙病防治
主要病害有烂皮病,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鱼肝油或多种维生素进行预防。
当水温降到12℃以下时,蛙会停食进入冬眠,需要进行越冬管理。在进入冬眠期前,用1~2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泼洒蛙沟,或者蛙沟、蛙溜用生石灰300公斤/亩进行处理。
日常管理
定期筛选,将较大的蛙单独养殖,并准备出售。
保持水质新鲜,定期清洗养殖场,清理池塘中的杂物和污泥,并更换新的水源。
饲料要保证质量,投喂量要适中,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家中成功养殖稻田蛙,并实现生态养殖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