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水蛴螬的人工养殖方法如下:
养殖设施
人工养殖可从蛹期开始,将种蛹收集后移入木箱或瓦缸内饲养。养殖设施要求不高,但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饲料投喂
蛹期:投喂新鲜树叶或块根类饲料。
幼虫期:最好投喂大量鸡粪,以1:3-4.5的比例与湿土混合养殖,并经常洒水以保温湿,促进蛴螬生长。
收获与加工
1-2个月收获一次,如收获量较大,可烘干碾碎制成蛴螬粉,再按需要量配入日粮。
环境控制
湿度:幼虫适宜的土壤相对湿度为45%—60%。
温度:幼虫的适宜温度为14--22摄氏度,1—2摄氏度的土温中能安全过冬,不超过27摄氏度能安全越夏。
饲养土
饲养土应采用含腐殖质较多的菜园土和废弃的蘑菇菌棒,以提供适宜的栖息和活动环境。
种虫采集
在每年的夏、秋季节,捕捉幼虫和成虫进行繁殖。幼虫通常生活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中,在常年不翻动的烂草、落叶堆下可以采到幼虫。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实行合理轮作,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
人工防治:在前茬作物收获或整地时,及时杀灭土中蛴螬。利用蛴螬的趋光性,在成虫生发期,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土壤处理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克,或10%毒死蜱颗粒剂2~3千克,或50%辛硫酸乳油1千克,拌细沙土20千克,均匀撒施后进行耙耕。药剂拌种用60%的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毫升兑水1.5千克拌姜种100~125千克,晾干后再播种。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山东沂水地区成功养殖蛴螬,并注意防治病虫害,以保证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