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和虾怎么养殖

养殖螃蟹和虾子的方法如下:

池塘建设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池塘,面积3-5亩,水深1.0-1.5米。

池塘四周建防逃设施,防止螃蟹和虾子逃逸。

池塘内设置两层防逃设施,外层用油毡或钙塑板,高55厘米;内层用0.8号聚乙烯网片,高120厘米,下层衬塑料布。

水质管理

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洁,一般2-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总水量的1/3。

水质要求pH值7.5-8.5,溶解氧含量5毫克/升以上。

养殖过程中可种植水草,如伊乐藻、轮叶黑藻等,覆盖水面面积的60%以上,并提供螺蛳等生物,增加水质净化。

苗种放养

虾蟹混养:2月底前后放养规格为1.8-2.0厘米的青虾,每亩放养750-800只;4月20日左右放养3-4期幼蟹,亩放养750-800只。

蟹苗放养:蟹苗放养时间在当年的11-12月底和次年的2月底至4月初,每亩放养500-600只,规格为150只/千克。

饲养管理

早期投喂煮烂的小杂鱼和麦粉拌和;中期投喂切碎的小杂鱼、麸皮、玉米、小麦精料;后期以精料为主,玉米与小麦煮烂投喂。

每天投精料3.5-4千克,动物性饵料3千克左右,根据残饵剩余情况调整投喂量。

投饵定点设在池边浅水草丛中,每天下午6时投喂。

防病措施

每20天用0.5%的漂白粉消毒一次,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注意观察虾蟹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浮头、病弱等。

收获

小龙虾养殖周期一般为8月至次年6月,河蟹存塘时间在3~11月。

根据市场情况和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起捕上市销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螃蟹和虾子,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注重水质管理、苗种选择与投放、饲养管理以及防病措施是成功的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