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养鸡是一种利用山地资源进行规模化饲养的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是一些高山养鸡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场地选择与规划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向阳且有丰富天然植被的山地。
合理划分区域,包括生活区、育雏区、放养区和隔离区。
育雏区要搭建温暖、干燥且能良好调控温度的鸡舍,温度保持在32 - 35℃左右,随着雏鸡日龄增加逐步降低温度。
放养区要围好栅栏,防止鸡走失及防范外来天敌,栅栏高度建议在1.5 - 2米左右。
隔离区用于安置生病或疑似染病的鸡只,避免疾病传播。
鸡苗选择与引进
选择正规、口碑好的种鸡场购买鸡苗,查看鸡苗的精神状态,健康的鸡苗应该活泼好动、眼睛明亮有神、绒毛整洁有光泽。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山地环境的山地鸡品种,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在引进鸡苗时,注意做好运输防护工作,确保鸡苗安全抵达农场。
科学饲养管理
饮食搭配:山地鸡主要吃地里生产的粮食蔬菜,再搭配少量的有机饲料。粮食方面可以选用玉米、稻谷、小麦等,这些富含碳水化合物,能提供鸡生长所需的能量。
鸡棚搭建:鸡棚搭在户外山地,白天鸡放养在山上田里,自由活动空间大。鸡棚要经常移动,避免长期固定在一个地方养群鸡导致疾病泛滥。保温防冻措施也很重要,气温高时可自然通风排热,气温低时关闭通风窗、加厚垫料,并利用电灯取暖、煤炉加热来调控棚内温度。
饲料供给:自配全价鸡饲料,利用玉米、大豆、鱼粉等原料粉碎搭配后一日三餐定时饲喂。其余时间自由放养。
严格科学免疫程序:鸡出生第一天用马立克氏疫苗滴鼻到2个月,成鸡用鸡I系苗接种,每过7天进行一次疫苗免疫,确保高成活率。
放养管理
育雏:选择最佳时节为3到5月份,保持室内温度在34摄氏度上下。
放养训练: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开始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
防止放养密度过大:放养密度要适中,避免影响生态平衡和鸡的健康。荒山每亩地100只以内,山林地每亩地40只左右,普通山地每亩地30~50只左右。
防止鸡丢失:通过固定喂食时间,训练鸡群定时回归栖息,避免鸡走失。同时,注意防范其他食肉动物的捕食。
疾病防控
在鸡的育成期间,完成种鸡应做的防疫工作,预防球虫病和禽霍乱,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进行高山养鸡,提高鸡的成活率、肉质品质和生长速度,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