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田蛙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场地选择与改造

选择地域宽阔、通讯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稻田。

用1.8米高的密网把稻田围起,进出水口设置铁丝网以防蛙外逃,并加固加高田埂。

在稻田中央挖出占稻田面积1/5的小池塘,并用网片围起,池塘面积80~120平方米,水深40厘米。

从田埂架设木板桥到小池塘岸边,方便投饵和日常管理。小池塘上空设有直径0.5厘米的水管。

蝌蚪饲养管理

小池塘用15公斤生石灰干法清洗,7天后水深40厘米,加入150公斤发酵有机肥。

五天后,小蝌蚪进入池塘,选用优质、健壮、整齐的越冬蝌蚪,消毒后每亩水田饲养5000只蝌蚪。

保持水质新鲜,定期检查水质,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喂饵以自制的浮动粉料为主,直到变质。

幼蛙的饲养与训练

幼虫在变形结束后开始进食,设置诱饵台和光滑的半圆形木架,每天喂活饵如小鱼等。

逐渐减少活饵比例,增加人工饮食,直到完全过渡到人工饲料。

诱饵必须是新鲜的,并定期喂食。此时小蛙体重已超过0.1公斤,有固定点进食的习惯。

饲料管理

根据蛙的生长阶段不同而投喂不同的饵料,幼蛙阶段要精心饲养。

成蛙后可放养,按四定原则投喂,即定时、定量、定位、定质。

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定期清理池塘,检查青蛙健康状况。

疾病防治

以预防为主,勤于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保证水质新鲜,鱼饵制作合理,蛙体大小均匀,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敌害防御

蛙池四周应用砖墙围栏,墙高在1.5米以上,防止青蛙逃跑或被蛇类捕食。

蛙池内四周应栽上水草和小灌木,方便成蛙栖息。

养殖池的上方应用网围起,防止鸟类的侵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土田蛙的养殖。需要注意的是,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质、温度、饲料等因素,确保青蛙健康生长,并及时进行疾病防治和敌害防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