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苗要怎么养殖

白化苗的养殖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遮荫

白桦幼苗需要遮荫,从出苗期到生长后期要使用遮荫网。

遮荫网的透光度为30%-40%,可以满足白桦幼苗对光的需求,同时防止日灼和雹灾。

8月中旬白桦苗木安全越夏后,可以撤除遮荫网,进行全光培育。

浇水

白桦种子抗旱能力弱,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床面湿润。

由于种粒小,覆土薄,应采用喷灌方式,水量要小,雾化程度好,避免将种子冲出床面。

播种至幼苗长出4片子叶前,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浇水方法,保持床面湿润。

间苗

白桦播种后,出齐苗并长至3-4片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

拔除生长过密、发育不健全、受伤和感染病虫害的幼苗,使幼苗分布均匀。

间苗同时进行移栽和补栽,确保缓苗快,提高移栽成活率。

间苗次数一般为2-3次,最终保苗密度以300-500株/㎡为宜。

除草与松土

除草应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人工除草需在土壤湿润时连根拔除。

松土从苗出齐至苗木停止生长,深度1-2厘米,保持土壤松紧度,减少水分蒸发。

施肥

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要适时、适量、适法。

幼苗扎根期至生长期(5-6月)多施氮肥,木质化期(7-8月)多施磷肥、钾肥。

8月中旬以后停止施氮肥,以免影响苗木木质化程度和越冬能力。

防治白化苗

缺锌引起的白化苗:可以通过增施硫酸锌做基肥和种肥,以及叶面喷施硫酸锌来预防和治疗。例如,每亩施用硫酸锌1.5公斤,播种时撒在种子旁边,或在玉米三叶期、移栽前后进行叶面喷施。

遗传性白化苗:较为少见,出现后难以防治,主要在选种时注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其他管理措施

土壤消毒:使用10%的甲醛液进行土壤消毒,每亩用量为2-3升,以预防病害发生。

适时施肥:在玉米生长初期和中期适时施入化肥,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和养分含量。

选择病害抗性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减缓病害发展速度,降低发生率。

及时清理病害:发现白化苗病害后,及时清理病害部分,并采取有效药剂防治。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您有效地养殖白化苗,提高其生长质量和成活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