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嘎巴怎么养殖的

黄嘎巴可能指的是黄颡鱼,其养殖方法如下:

池塘主养

池塘条件:池塘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源,电力配套,交通便利。池塘水深一般保持在1.5米左右,面积1-4亩。

消毒与肥水:放养前10-15天,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3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消毒。第2天,加注水0.8-1米深。第3-4天,每亩施300公斤发酵有机肥,用以培植天然饵料。

鱼种放养:黄颡鱼种放养时间为每年的3-4月份,一般每亩放养尾重10-20克的黄颡鱼种2000-300尾。放养前将鱼种用3%-5%浓度的食盐水浸洗10分钟。先放黄颡鱼种,10天后再放养其他鱼种,以利主养鱼的生长。

投喂饲料:黄颡鱼是杂食性鱼类,可投喂小鱼虾、螺蚌肉、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豆饼、花生饼、麸皮、豆渣等植物性饲料,还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参考配方:鱼粉15%、豆饼35%、麸皮30%、玉米5%、槐树叶5%、大麦8.5%、食盐0.5%。每天投饲量占鱼体重的2%-7%,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上午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1/3,下午投喂量占全天的2/3。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温、溶氧、酸碱度、透明度等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池塘套养

混养比例:在常规池塘进行家鱼养殖时,可套养少量黄颡鱼。一般每亩放养每尾重30-40克的黄颡鱼60-70尾。

饲养管理:混养后不再适宜混养其它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不宜混养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如发现黄颡鱼规格过小,说明鱼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可适当补放小杂鱼虾、家鱼夏花或投喂专用黄颡鱼饵料。投喂人工饵料时,应先喂主养品种(投入浅水区),后喂黄颡鱼(投入深水区)。

鱼缸养殖

水质管理:黄颡鱼对水中的含氧量要求较高,当水中溶氧含量达到2毫克每升或以上时才能正常生存,并且对盐度的耐受性较差,适于偏碱性的水质。在鱼缸中饲养要长期开启过滤泵,以保证水中的氧气含量,且饲养密度不能过大,同时水质要保持较高的洁净度,水温最好不要高于20度。

建议

水质管理:无论采用何种养殖方式,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是关键。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稳定,并使用生物制剂或药物预防病虫害。

饲料投喂:根据黄颡鱼的营养需求和摄食习性,合理搭配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环境控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避免高温和直射光,保持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和异常情况。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