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叶的竹子,通常指的是棕竹,其养殖方法如下:
选地
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畏烈日。
适宜在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
清除地表的杂草、砖头瓦块及其他垃圾,后翻地,深度达50厘米。
挖穴
竹鞭长度一般为40至50厘米,根据竹鞭长度把穴挖为长条形,规格为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40厘米,表土和底土分开放置。
每个树穴施有机肥5公斤左右,在树穴底部均匀撒一薄层有机肥,后回填表土10厘米,其余有机肥与剩余表土调匀备用。
种植
种植时间一般选择在冬季和早春,即11-2月份之间。
种植密度一般是每公顷2500株左右,株行距2米×2米,立地条件好的情况下密度稍疏。
将竹苗放入穴中,把鞭根捋顺放在土中,后填调入有机肥的表土,再填底土。
埋土至竹苗原来部分时把四周踩实,浇定蔸水,水洇下后盖一层细土,比竹苗原来部分高10厘米左右,四周围埝。
管理
浇水:春季干旱多风,除浇足定蔸水外,还应适时进行叶面喷水,防止水分大量蒸发导致叶片枯萎脱落。
施肥:春秋季节每3-4周施用20%-30%腐熟人粪尿或饼肥水,夏季高温时适当增加浇水频率,冬季则减少浇水。
修剪:定期修剪以保持其美观形态,及时剪去枯黄、病弱或过密的枝条,促进新枝的生长。
病虫害防治:保持植株健康、通风良好和适度湿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换盆
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
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棕竹,使其健康生长,并保持良好的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