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天养殖鱼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追肥培饵
根据水质情况施肥,以培育水中的生物饵料,满足滤食性鱼类的生长需求。
对于肥水塘,可以施用少量化肥,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对于清水半瘦塘,则以施发过酵的禽畜人粪为主,迅速培育浮游生物。
保证投喂
秋季气温下降,鱼类开始积累能量准备越冬,应保证投喂足够的青饲料,并增投精饲料,如麸皮、米糠、花生麸、黄豆粉等混合调配,每日投喂一次,投喂量占鱼体总量的2.5%-3%,并在10月份后适当增加投喂量。
水质管理
保持良好水质,每7-10天灌注一次新水,每次换水量20-30厘米;每月泼洒1-2次生石灰,以改良水质和底质。
对于肥水塘或以投喂精饲料为主的鱼塘,可以种植水浮莲和水花生等,以吸收过量氨氮,达到改良调节水质的目的。
防止浮头
秋季由于投饵施肥量大,鱼类活动频繁,极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应加强巡塘,一旦发现鱼群吃食减少、吃食时间延长、塘中残饵增多,特别是草鱼衔草满塘游动而无吃草迹象时,则说明水中开始缺氧。需立即采取措施,如开动增氧机增氧,或注新水进塘,增加溶氧量。
疾病预防
秋季鱼类极易发生肠炎和烂鳃、赤皮等疾病,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每半个月每亩1米水深的池塘用漂白粉1公斤化水全塘泼洒,同时需用克菌威鱼必康拌饲料投喂一次,以防发病;如果已发生病害,则连续施用水质消毒剂2次,投喂药饵一个疗程(4-5天),可治好鱼病。
合理投喂
根据鱼的品种、规格和水温等因素,精确计算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加重鱼的肝胆和肠道负担。
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肝胆无忧和丁酸梭菌来保护肝胆和肠道,调整投喂时间,确保鱼在适宜的时间段进食,提高饲料利用率。
适时换水
根据水质情况,适时适量地进行换水,以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注意换水的速度和温差,避免对鱼造成应激。
增氧
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可以使用增氧设备,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在晴天中午、阴雨天清晨、阴雨连绵天夜间开启2-3小时;全天24小时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
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摄食等情况,据此调整投喂、水质管理等措施。及时清除水中死鱼、杂草、漂浮物等,防止水质恶化。重点检查池水溶氧状况,防止鱼类半夜到次日黎明发生浮头、泛塘。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促进鱼类在秋季的健康生长,并为越冬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