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蛎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插竹养殖
方法:将竹子插入海底进行养殖,竹子需先进行处理,每6根竹子为一堆,整体为漏斗形状扣在海泥上。竹子长度控制在1.5米左右,直径在10cm以上,触摸海泥的地方需用绳子围绕起来进行加固,适用于软泥较多、海水流动缓慢的海底。
延绳养殖
方法:使用绳子和漂浮物,将绳子固定在海底深处,中心用来养殖海蛎,适宜宽度为40-50米,两边每隔2米放入一根绳子并配上漂浮物,绳子长度为3-5米左右,需经常检查绳子是否交织在一起,适用于风浪较平静的海域。
漂浮木筏养殖
方法:用木头与竹子扎在一起,调配浮筒漂浮在海面,木筏规格约为5×8米,用绳子将其固定在海底深处,防止随海浪漂走,两个木筏之间的间距为20米左右,适用于风平浪静的浅海。
立柱养殖
方法:使用水泥柱,表面粗糙,高度2米,直径30cm,置于淤泥地带一段时间后移动至海底,为初生的海蛎提供营养基础,适用于流速较快的海底。
滩涂播养
场地选择:选择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内湾,底质以砂泥滩或泥砂滩为宜,潮区应选择在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附近。
播苗季节:通常在3月份中旬至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合,生产上最迟可以在5月中旬播苗。
播苗方法:干潮播苗在退潮后滩面干露时进行,播苗前将滩面整平或筑成畦形基地,播苗后即将涨潮,以缩短蛎苗露空时间。带水播苗需注意播苗均匀性,播苗密度根据滩质和水质而定。
筏式养殖
场地选择:选择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风浪平静、水深在4米以上的海区。
养成方式:包括吊绳养殖和网笼养殖,吊绳养殖将固着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联成串吊养于筏架上,网笼养殖则利用扇贝网笼进行养殖。
桥式养殖
方法:利用桥式采苗方法采苗后,将石条重新整理,疏散密度,进行养成。石条组与组之间用石条相连成列,组间距离为50~60厘米,列与列之间距离1~2米。养成期间需将石条的阴面与阳面互换,使两面牡蛎生长均匀。
立石养殖
方法:利用立石采苗法在中潮区采苗后,任其自然生长,不需管理,直到收获,主要用于褶牡蛎的养殖。
栅式养殖
方法:在水深2~4米、风浪平静的海湾设置固定的栅架,蛎苗以串联的贝壳、水泥瓦等固着基挂在栅架上,每串长1~1.5米,串间距0.5~1米,养殖密度不宜过高,防止触底。
这些养殖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需根据当地海域条件、养殖经验和市场需求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