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野鸡怎么养殖技术

雏野鸡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饮水与开食

雏鸡出壳后应先饮水,可在水中加0.02%高锰酸钾溶液和青霉素100单位进行消毒,之后提供常温饮用水。

出壳24-36小时内开始喂食,可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熟鸡蛋,拌匀后饲喂。前7天让雏鸡自由采食,之后将饲料放在食槽中喂食,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

温度控制

雏鸡对温度要求较高,1-3日龄时温度应保持在34-35℃,4-5日龄为33-34℃,20日龄以后逐渐降至常温,白天停止给温,晚上继续加温。28日龄后全部脱温。

保持环境干燥、通风良好,避免温度忽高忽低,以免雏鸡感冒或患消化道疾病。

光照管理

雏鸡1-10日龄宜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之后每周递减3-4小时,30日龄后利用自然光照。

饲料与饲养密度

初期饲料以温水泡软的玉米、小米为主,2-3日龄可喂青饲料,7-10日龄可在饲料中添加3-5%的鱼粉。1-3日龄每天喂6-7次,3-7日龄每天喂5-6次,7-30日龄每天喂五次。

随着日龄增加,饲养密度应适当调整,1周龄每平方米50只,2周龄40只,3周龄30只,之后每平方米10只。

卫生与防疫

保持育雏室清洁,每天刷洗饮水器,每3天消毒一次。运输后的雏鸡需适当限制饮水,避免消化不良。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的发生。

日常管理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惊扰,防止兽害。随着雏鸡生长,及时分群和疏散,避免密度过大导致啄癖。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雏野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为后续的育成和养殖打下良好基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