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青蛙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场规划搭建
选择避风向阳、水源充足且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养殖场。
养殖场中央设水池,四周设有种植场地,水池和种植场地上方搭建大棚,大棚内设有喷淋装置、饵料台、紫外光发射装置和超声波发射装置。
青蛙投放
将日龄为30~35天的幼蛙投放于水池中,投放前进行消毒处理,使用1~2%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淋。
配合人工诱导进食期间,使用紫外光和超声波辐照处理,每天三次,每次持续1~1.5小时。
非人工诱导进食期间,每隔一周用喷淋装置对水池进行消毒处理。
白天阳光强时,利用卷扬机放下大棚布进行遮荫处理。
定期检测水质和换水,保证池水溶氧量不低于4.5mg/l,pH值控制在6.8~8.3。
饲料与饲养管理
饲料中可添加EM复合菌,每公斤饲料用EM复合菌约3毫升,稀释后拌入饲料。
池中可泼洒EM复合菌,使池水含EM复合菌的浓度为10mg/L,每次换水时泼洒。
粪便需先用EM复合菌处理,EM复合菌与粪便的比例约为1:50-150,混匀后厌氧发酵7天后投喂。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水质,保证池水溶氧量不低于4.5mg/l,pH值控制在6.8~8.3。
使用EM复合菌净化水质,降低死亡率,提高成活率。
疾病防治
定期对水池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疾病的发生。
使用百乐得等解毒剂对水体进行解毒。
种蛙选择与产卵管理
选择健康、个体大、品质优良的亲本作为种蛙,避免在发过病的池中选取。
种蛙产卵的池子需定期进行消毒,每周用香连溶液消毒一次。
越冬管理
冬季可使用生化棉或海绵垫,下面放加热垫加温,照常喂食过冬。
提供活食,如昆虫及其幼虫,若无活食可喂食死虫或肉屑,用线拴起来在青蛙眼上方抖动引诱捕食。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人工养殖青蛙,并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