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鳅的养殖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稻田改造
选择集中连片的稻田,面积以10亩~20亩为宜,方便管理和投食捕捞。
沿稻田四周开挖宽2m~3m、沟深0.6m~0.8m的环沟,占稻田面积的10%~15%。
进水口设置80目双层筛绢网布,排水口设置40目以上的密眼网罩。
清理消毒
使用75kg/亩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或用10kg/亩~15kg/亩茶籽饼浸出液全池泼洒。
施肥
每亩施充分发酵的有机肥500kg和过磷酸钙15kg,旋耕埋入深度为10cm~20cm。
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和EM菌加强改底。
水草种植
施肥后第2天,沿环沟浅水处移栽伊乐藻,使用福乐灵杀灭青苔,茶皂素杀灭水草上的鱼卵。
水草移栽以3株~5株为一簇,每簇间距1m~2m,每亩泼洒磷酸二氢钾25kg促生长,水草占稻田面积的60%~70%。
虾苗放养
在中稻插秧后10天左右放养小龙虾苗种,放养密度和规格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泥鳅放养
在放养泥鳅前,田水排干净,暴晒3-4天,然后按照每100田面撒米糠20-25kg,第二天施入畜肥50kg,施肥后暴晒4-5天,使畜肥腐烂分解。
当田面水深15-30cm时,每100水田放养体长为3-5cm的原鳅种10-15kg。放养密度为每亩1万-1.2万条。
饲养管理
鳅种放养第一周先不用投喂,一周后每隔3-4次投喂,饲料撒在鱼沟和田面上,逐渐缩小范围,集中在鱼沟内投喂。
一个月后泥鳅正常吃食时,每天喂2次,饲料可以投喂鱼粉、豆饼粉、玉米粉、麦麸、米糠、畜禽加工下脚料等。
根据温度调整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的比例,温度高于25度时动物性饲料占70%,低于25度时各占50%。
日常管理
经常检查堤防设施,防止逃鳅。
根据中稻和泥鳅的需要,适时调节稻田水位。
适量施放生石灰,用于肥料和消毒。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稻虾鳅的轮作和共作,达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稻渔互赢的目标。这种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经济收益,是一种高效的立体综合种养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