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野生鲶鱼怎么养活

养殖野生鲶鱼主要包括池塘主养和池塘套养两种方式。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

池塘主养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667平方米以上,水深1.5~2米,要求水源充沛、进排水便利,最好配备增氧机。

池塘按常规方法清塘消毒,每667平方米放种苗2000~2500尾,规格为每尾8~12厘米,饲养120~150天,当年可养成平均尾重1公斤以上的商品鱼,成活率85%~95%。

还可以搭配放养一定数量的花、白鲢大规格鱼种,每667平方米放100~150尾。注意不要放鲤、鲫、草鱼等吃食性鱼类。

饲料投喂

投喂的饲料主要是人工配合饲料,要求粗蛋白质36%~42%,颗粒直径为3~5毫米。

人工配合饲料的基础成分包括鱼粉、蚕蛹、血粉、豆饼、菜籽饼、玉米和小麦等,另加维生素和无机盐合剂。

有条件的还可投喂鲜活动物性饲料。

水质管理

鲶鱼对生活水质要求低,耐缺氧,容易繁殖,生长快。

尽量给鲶鱼一个好的喂养环境,可以在水面上种植一些水葫芦来遮阴,防止逃逸,调节水质。

泳池的水要经常换,一般10-15天换三分之一的水,经常观察池中水质的变化,一般黄绿色水质适宜。

增氧

如果发现鱼苗跃出水面,说明池塘水太丰富,水缺氧,要及时注入新水,排干老水。

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雨天气,要注意经常注入淡水,及时增氧。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安装增氧机增加氧气,防止死鱼。

池塘套养

套养条件

在小型野杂鱼较多的家鱼成鱼池塘和大堰塘库里,可以套养一批野生鲶鱼种。

每667平方米水面可投放体长8厘米以上规格鱼种150~200尾。

养殖效果

这样在不削减主养鱼产量、不增加饲料投入的状况下,当年可收获75~100公斤的野生鲶成鱼。

套养野生鲶鱼后,不仅不会影响主养鱼的产量,还能因野生鲶鱼能吃掉野杂鱼和病弱鱼,起到减少与家鱼争食的对象和抑制鱼病的作用。

其他注意事项

鱼苗选择

放养的鱼苗要无害、无病、健康、活泼,鱼的大小要在3cm以上,尽量大小一致,避免自相残杀。

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要定期定量,前期喂鸡鸭的内脏,后期喂野杂鱼。

饲料在投喂之前需要进行粉碎加工。

疾病防治

定期巡塘,仔细观察鲶鱼的摄食、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止病害的威胁,定期分级饲养,减少个体间由于规格相差悬殊而出现的残食现象。

保暖

鲶鱼是淡水鱼的优良品种,缺点是抗寒性差,水温降到7℃以下,容易冻死,冬天注意保暖。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野生鲶鱼,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产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