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管理

保温:雏鹅绒毛稀少,调节体温能力弱,需做好保温育雏工作。育雏室温度1~5日龄为27~28℃,6~10日龄25~26℃,11~20日龄20~24℃,以后逐步降至常温。

防湿:潮湿对鹅雏健康生长影响大,育雏室宜保持相对湿度50~60%,10日龄后相对湿度为50~55%。

饮水开食:鹅雏出壳24小时后,先饮水后喂食。水盘中备好葡萄糖水、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复合维生素水溶液,可加抗菌素如恩诺沙星。

饲料和牧草: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

光照和温度:1周龄前保持全天光照,舍温28~30℃;2周龄保持晚间光照,舍温24~28℃;以后逐步调低舍温。

分群、卫生及通风:随着鹅体长大,适当分群,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勤扫栏舍,清除粪便,勤换垫料。

育成期管理

饲喂:每日饲喂4~5次,晚上加喂1次。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4,具体配方包括玉米粉粒45%、米糠15%、麸皮10%、豆粕22%、鱼粉4%、骨粉1.5%、贝壳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

生长环境:生长鹅舍每天打扫1次,勤换垫草,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安全。

疾病防治: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等,从1日龄开始,连用1~3天。定期进行驱虫和消毒工作。

产蛋期管理

饲料:保证种鹅有充足的饲料,补充营养,适当提高饲料质量与饲喂次数,每天饲喂大约3次左右。

水源:鹅场应靠近水边,建有水陆相连的运动场,便于鹅群洗浴戏水。

防疫措施

免疫接种: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免疫程序,及时、正确地进行免疫,加强雏鹅对疫病的抵抗力。

消毒:每天打扫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鹅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