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辣子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日光温室栽培
栽培设施:使用保温性能较好的日光温室,外盖草苫,内部设置天幕和反光幕以增强光照。冬季最冷月份夜温应维持在12~15℃,白天气温25~30℃,日平均温度13~20℃。
选用品种:适宜保护地栽培的中早熟矮生型品种。
播种与育苗:播种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播前种子用温水浸种24小时,然后于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芽长0.5厘米时播于营养钵中,每钵播2粒,覆土1厘米,保持白天温度25~30℃,夜间15~20℃,4~5天出苗。幼苗出土后降温,白天22~25℃,夜温13~15℃,第二片真叶时时间苗,每钵留壮苗歪株。
整地:施足基肥,每公顷施腐熟的鸡粪或人粪尿60000千克,深翻细耙,开沟撒施复合肥750千克,做成15厘米高马鞍形小高畦,覆盖地膜。
定植:幼苗达到3~4片真叶,日历苗龄30~40天时定植,定植前1周降温炼苗,定植时选晴好天气,按株距30~35厘米打孔定植,定植后立即浇透水。
田间管理:定植后闭棚增温促进缓苗,白天温度28~32℃,夜温18~20℃。缓苗后降温,白天25~28℃,夜间15~18℃。
扦插繁殖
繁殖方法:洋绣球主要采用长期扦插繁殖法,成活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以春季和秋季扦插最佳。春季扦插的冬季或早春可开花,秋季扦插的次年晚春开花。插穗选择生长充实的枝条,剪成7—8厘米长的小段,具有2—3节,最下面的叶子剪去,晾干一天后插入装有沙土的盆中,插入土3厘米左右,株行距5—10厘米,扦插后15天左右生根,十余天可定植。
栽培土:使用腐殖土、草木灰和园土各一份,加磷肥混合作为栽培土。扦插1—2个月可上盆,盆底垫碎石或粗砂,填入栽培土,将洋绣球植株放入中央直立,根系舒展,加土分层按紧,填土至花盆一半处轻提晃动,压实培养土,栽种不宜过深,盆土距离盆口2—4厘米,栽种结束后浇透水,放置在通风凉爽处养护10天左右,恢复后按日常方法管理。
防治方法
物理方法:手动清除洋辣子。
化学方法:喷洒杀虫剂。
生物方法:引入天敌如寄生蜂、鸟类,使用微生物制剂如白僵菌进行生物防治,清除杂草和枯叶,合理轮作以减少洋辣子的栖息地。
人工捕捉
蛹的利用:洋辣子的蛹可制作美食,价格不菲,在发生洋辣子较重的地方,可以采集洋辣子子虫蛹,减少其产卵数量。
这些方法涵盖了从选种、育苗、定植到田间管理和防治的各个方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