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薄荷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繁殖方法
根茎繁殖:选择没有病虫害的健壮母株,使其匍匐茎与地面紧密接触,待茎节产生不定根后,将每一节剪开,每一分株就是一株秧苗。在秧苗表面喷施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分株繁殖:选择植株生长旺盛的,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的田地留作种用。秋季地上茎收后立刻中耕除草追肥,翌年4-5月,苗高6~15厘米时,将老薄荷地里的苗连土挖出根茎,移栽,按行距21厘米,株距15厘米,挖6~10厘米深一穴栽2株,覆土压紧,施稀薄人粪尿封根,再浅覆土形成隔墙层。
种子繁殖:春天3~4月把种子和少量干土或草木灰拌和,播种畦上,开浅沟。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2厘米厚,播后浇水,盖稻草保墒,2~3周即出苗。种子繁殖生长慢,容易变异。作育种种,生产上不采用。
扦插繁殖:6月份左右,把地上茎或主茎基部切成10厘米长的插条,先在苗床上扦插育苗,成活后移栽。该法产量无根茎繁殖产量高,生产上不采用。但种根不足时也可采用。该法多为选种和种根复壮用。
移栽与管理
移栽:幼苗移栽后,在幼苗表面喷施新高脂膜,有效保证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定植后要浇足定植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促进新根发生成活。缓苗后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面疏松无杂草,且可避免土壤板结。为了使枝叶不相互遮光,要及时导引地上茎和地下茎的生长方向,使不至于拥挤。并适时喷施蔬菜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
管理:定期喷施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适时中耕除草,保持土面疏松。导引地上茎和地下茎的生长方向,避免拥挤。喷施蔬菜壮茎灵,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
病虫害防治
对各种病虫害实施针对性药物进行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
环境要求
温度:薄荷对温度适应能力较强,其根茎宿存越冬,能耐-15℃低温。其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30℃。气温低于15℃时生长缓慢,高于20℃时生长加快。在20℃-30℃时,只要水肥适宜,温度越高生长越快。
光照:薄荷为长日照作物,性喜阳光。日照长,可促进薄荷开花,且利于薄荷油、薄荷脑的积累。
土壤:薄荷对土壤的要求不十分严格,除过砂、过黏、酸碱度过重以及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外,一般土壤均能种植,以砂质壤土、冲积土为好。土壤酸碱度以pH值为6-7.5为宜。
浇水与施肥
浇水:薄荷喜水,但是也不能让土壤长期处于潮湿的状态,不然薄荷很容易黑腐。平时可以掂量着盆土的重量,感觉明显变轻的时候,给薄荷浇灌一次透水。在寒冷的季节,要减少浇水,保证薄荷不因干旱而枯死。
施肥:薄荷的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对肥水的需求高,在薄荷的生长期,可以每隔半个月给植株浇灌一次氮磷钾均衡的肥水,比如花多多1号,促进植株旺盛生长。
收获
薄荷的叶子可以在植株生长到10-15厘米高时进行收获。可以选择剪取整个枝条或只剪取部分叶子。收获后,可以晾晒或使用新鲜的薄荷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