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鱼(也称为红眼鲮)的养殖方法如下:
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确保有稳定的水源供应,水质良好,无污染源。
保水性能良好:池底平坦,少淤泥,面积建议在2亩至5亩之间,水深1.2米至2.0米。
水质要求:池水应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至40厘米左右。
池塘消毒
清塘消毒:冬季干池曝晒后,每亩用生石灰化浆100公斤至150公斤进行消毒,消毒10天至15天后每亩可施放经发酵腐熟的粪肥200公斤至300公斤作为基肥。
过滤进水:使用60目筛绢过滤进水。
鱼种放养
选择健康苗种:鱼种放入前可用3%至5%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至10分钟。
放养密度:主养成鱼的池塘,一般每亩放养冬片鱼800尾至1200尾,混养塘每亩放100尾至200尾。
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赤眼鳟是杂食性鱼类,喜食人工配合饲料及藻类、有机碎屑、水旱草等。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至8%,一般上、下午各投一次,坚持“四定”投饲原则。
水质调控:每天中午开增氧机1小时至2小时,晚上视天气情况适时开增氧机,保持pH值在7至8.5之间,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要控制在较低水平。
其他管理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预防疾病发生。
防逃设施:做好防逃设施,防止赤眼鳟跳跃逃逸。
适时接种疫苗:强化免疫能力,及时隔离和治疗病鱼,防止疾病扩散。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赤眼鱼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率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