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鸭子的繁殖方法主要分为品系繁殖和配套系繁殖两种。
品系繁殖
单系繁殖:一个野鸭场只有1个品系,留种雌雄鸭来自同一个系,提供的种鸭苗也是来自同一个系。这种繁殖场没有品系杂交,子代没有杂交优势。在一些小野鸭场,这种单系繁殖比较普遍,但不能提供配套系,种苗与商品苗没有区别。
配套系繁殖:一个野鸭场有2个或2个以上不同的特征特性而又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品系,并由这些品系单性组成配套品系。品系可以从野鸭中通过育种方法建立,也可以从国外或国内其他野鸭育种场中购进各品系种蛋或种苗,不必本场育种,本场只有制种任务。这种繁殖场,如果自己不育种,则需年年引种。有2系以上的繁殖场可以提供2系配套、3系配套和4系配套的种苗和杂交商品苗。各配套之间与商品苗之间有严格的区别。根据提供种苗和制种任务又可分为祖代和父母代场。
繁殖技术
适配年龄:母野鸭性成熟年龄约为110日龄,国产野鸭约迟1个月;公鸭性成熟一般晚5-10天。母鸭适配年龄为开产后3-4周龄,公鸭一般较母鸭晚一个月左右才宜配种。
最佳孵化季节:繁殖旺季为3-6月份,选择4-5月份孵化,雏鸭出壳后正处夏秋季食物最丰富时期,有利于雏鸭迅速成长和成年种鸭过冬。
配种方法:主要有大群配种和小间配种两种。大群配种是在种母鸭群(100-1000只)中放入一定数量的公鸭,让其随机自由交配,提高受精率,但系谱不清,容易混杂。小间配种是因只有1只公鸭,为确保每只母鸭都能受配,其比例可按1:6-8只安排。
场地选择与日常管理
场地选择:养殖场周围要有充足干净的水源,可在水库、山塘等周围建立,保证水质流动,及时更新。养殖场要设立好休息室、运动场和育雏室,育雏室面积要适中,做好保温措施。
合理配种:种鸭公母比例一般在一比六左右,饲养种鸭时要适当提高营养比例,增加饲喂量。种蛋孵化后,雏鸭要放入育雏室内,定期更换育雏室的垫料,保证干燥。
日常管理:雏鸭生长到一星期左右后,进行放水,根据年龄及环境温度调整放水频率与时间。雏鸭翅膀成型后,注意检查鸭舍周围的拦网是否完整,防止飞走。
孵化方法
人工孵化:小规模饲养野鸭可采用传统的孵化方法,大规格饲养野鸭一般需要购买由电脑控制的全自动孵化设施。孵化前选择受精率高的种蛋,进行清洗消毒,种蛋码盘,送人孵化室进行孵化。孵化方法有恒温管理和变温管理两种,中后期采用开门、风扇降温或喷冷水的方式晾蛋。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野鸭子的繁殖。建议根据具体的养殖规模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繁殖方法和管理措施,以确保繁殖成功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