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白鲨鱼怎么养殖

淡水小白鲨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鱼苗培育

水质要求:培育用水需经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培育池。同一培育池中鱼苗规格保持一致。

养殖密度:水泥池培育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淡水鲨鱼鱼苗500-1000尾。

饵料投喂:鱼苗培育前期可投喂卤虫或经200目筛绢网的轮虫等活饵,投喂量根据鱼苗腹部饱满度判断。培育10天后,可驯化投喂虾粉、蛋黄等饵料;培育后期也投喂高质量、高蛋白的人工破碎饲料。每天投喂4-6次,每天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8%。

日常管理:每天投喂4-6次,每天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8%。投喂严格按照“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执行。初期投喂时应用木棒等物敲打池边,逐渐驯化,使其形成条件反射。鱼苗经30天左右的培育即可长至4-5厘米的夏花苗种。

鱼种培育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5亩,水深1.2-1.8米。每年4-5月,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放养规格为4-5厘米的苗种,每亩放养量一般为2000-3000尾,条件较好的池塘放养量可达3000-4000尾。

饲料投喂:以浮性颗粒饲料为主,饲料投喂严格按照“四定”原则执行,每天投喂2-4次,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并根据天气、水温、鱼类活动与摄食等情况酌情增减。

日常管理: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体活动、病害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合理开动增氧机。定期清扫食场,清除池内杂草、敌害生物等。每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以改善水质。定期加注新水可以改善池塘水质,促进苗种生长,鱼种培育期间至少应加注新水4-5次,有条件的池塘还可以酌情增加注水次数。

成鱼养殖

水温控制:淡水白鲨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0-36℃,当水温降至14-18℃时,活动减弱甚至停食,水温低于12℃即开始死亡。因此,养殖时应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可通过加热设备或温棚进行调控。

水质管理:使用未受污染的水质,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水,每次更换水量可达池水总量的20%-30%。勤吸底,及时清除粪便和杂物,保持水体透明度。

饲料投喂:淡水白鲨食性杂,可投喂豆饼、米糠、玉米、鱼粉等人工饲料,也可投喂活饵如线虫、鱼虫等。投喂量应根据鱼体重量和摄食情况灵活调整,避免过量投喂导致肥胖和疾病。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常见疾病,如肠炎病、黏液病等。保持水体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过滤,减少疾病的发生。

观赏养殖

生活空间:淡水白鲨需要大量游动,因此养殖水族箱应有足够的空间,并配备相应的过滤器和加氧设备,确保水质清洁和氧气充足。

环境布置:根据淡水白鲨的习性和观赏价值,合理布置水族箱内的环境,如水草、沉木等,提供舒适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淡水小白鲨,使其健康生长,并带来观赏价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