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北方斗架的养殖方法如下:

养殖环境

保持圈舍干燥、温暖、卫生,定期清扫,避免粪便堆积。

夏季要做好通风降温措施,冬季应饮温水以防肠胃受寒。

饲料选择

鹌鹑饲料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包括玉米、小麦、碎米、米糠、麦麸、花生饼、大豆饼、鱼粉、骨粉等。

1日龄至35日龄的饲料配方为:豆饼25%、鱼粉15%、麸皮4.5%、骨粉1.5%。

成熟鹌鹑的饲料配方为:玉米55.5%、豆饼22%、鱼粉14%、骨粉2%、槐树粉6.5%。

养殖密度

密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鹌鹑的活跃度和育肥效果。

具体密度应根据鹌鹑的生长阶段和体型进行调整,确保每只鹌鹑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光照管理

雏鹌鹑对光线敏感,需多休息,每日光照时长控制在10小时左右,三天后逐渐增加至14小时,产蛋期可控制在16小时。

饮水与开食

鹌鹑进入育雏笼后,应先饮用5%的葡萄糖温水溶液,补充水分和能量。

从第二天起饮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开食料可饲喂正常的鸡花料(粉碎至粉状),食槽上加盖金属网以防扒料。

免疫与卫生

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保持鹑舍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有条件的可在底部准备滤网。

温度控制

舍内温度应保持在22~24℃左右,育雏温度1~3日龄为33℃,10~20日龄为28℃,以后可与室温接近。

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和营养水平

根据鹌鹑的体重情况及时调整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养密度。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鹌鹑,并提高其斗架的能力和产蛋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