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的青鱼养殖方法如下:
建设好鱼塘
选择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水域进行养殖。
池塘面积建议在0.3~0.7公顷,设计成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池塘底部要平整,池水深度保持在两米左右。
配备必要的设备,如抽水、加氧等,确保电力和灌溉设施完善。
水质管理
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洁和充足。
使用维诺众养菌进行泼水,调节水质,确保淡水质量。
定期使用维诺霉清多矿补充微量元素,减少亚健康的状况发生,增加抵抗能力。
每隔9天左右添加一次新水,加水深度约为25厘米左右,维持池塘水深度在150~200厘米之间,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
定期使用生石灰对池塘水进行消毒,降低水中有机悬浮物的含量,控制水体酸碱值在7.0~8.5之间。
鱼种选择与消毒
选择体型健硕、活泼好动、无损伤和疾病的鱼种,鱼种群体规格要统一。
鱼种放养前要用4%的食盐溶液进行十分钟左右的消毒,消灭体表的病原菌等有害物质。
饲料投喂
选用正规商家销售的青鱼专用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较高,颗粒饱满。
每天投喂次数一般为四次,投饵量不超过青鱼整体重量的5%。
根据不同季节投喂不同的鲜活生物饵料,如螺蛳、活虾等,以补充营养和净化水质。
疾病防治
严格控制池塘水质,及时进行消毒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
定期利用含氯制剂等常见消毒制剂对池塘区域进行全方位喷洒,预防细菌性疾病。
投喂由中药、复合维生素等制成的药饵,预防烂鳃病、肠炎等疾病。
发现疾病要及时确诊并对症下药,避免使用高毒药物。
日常维护和管理
每天早晨和晚上对青鱼养殖池塘进行巡检,记录青鱼的生长、摄食等生存状况。
根据所了解的情况调整饲料投放量,确保青鱼健康生长。
定期检测水质,包括酸碱值、溶解氧、水温等,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水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青鱼,提高养殖效益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