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蛭幼苗的喂养方法如下:
初期喂养
幼苗从卵茧钻出后,前三天不吃食物,完全依靠体内的卵黄维持生命。
三天后开始进食,此时应提供具有营养合理和适口性的开口饵料,如幼螺、沙虫、腐殖质等,确保幼苗首次取食顺利成功。
饲料种类
天然饵料主要包括螺蛳、沙虫、腐殖质等。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每亩养殖池放养约25千克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水蛭自由取食。
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液,可以每周喂一次,对水蛭的迅速生长有显著作用。
还可以投喂一些辅助饵料,如昆虫的幼虫、蚯蚓等,以及豆浆、血粉、蛋黄等,但效果可能不佳。
投喂方法
饵料投喂要遵循“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点、定时。
投喂量应根据幼苗的生长阶段和数量进行调整,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投喂时间一般选择在早晨7点和晚上11点,每次喂食2小时,并采用喷水方法保持育苗缸湿度。
环境控制
水温应保持在20℃-2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幼苗的生长。
水深宜保持在30到50公分,以减轻幼苗消化器官的负担。
每天更换新水,并注意增氧,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量充足。
疾病防治
保持养殖池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残渣和未吃完的饵料,防止疾病的发生。
注意观察水蛭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水蛭幼苗,提高其成活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