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杨梅的养殖方法如下:

建棚位置和方法

选取早熟类型杨梅品种,树龄10-20年生左右,树冠相对矮小的丰产稳产园中建棚。

每棚约占地0.5-0.7亩,内栽杨梅12-22株,最好每棚内有一株雄杨梅。若无雄株,也可雄树单株建棚催花供授粉用。

大棚可用直径1厘米的圆形铁架,也可用毛竹架搭建,棚高应超过树冠1米左右,以防日灼。

薄膜为内厚0.6~0.7毫米、宽8米,透明度85%的普通蔬菜用薄膜。

温度管理

1-2月间全棚应密封薄膜,以提高棚内气温,促进杨梅发芽和开花。

3-4月间,当棚内气温超过30℃时,应开膜降温,防止叶、果日灼。

4月中旬以后,露地气温已高,可全部揭开薄膜,以减少大棚环境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人工授粉和疏果

2月上旬开始初花,待盛花时,采棚内雄花枝,手持雄花枝或雄花枝缚在小竹上,在各株雌花上抖动一下即可。

当幼果果径达0.5厘米大小时,开始人工疏果,硬核期疏果结束。

其他管理

遇少雨年份,棚内需及时灌(浇)水防旱,保证果实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

施肥、病防治等作业同常规管理。

园地选择与品种选择

宜选择年平均气温15~21℃、降水量充沛的地区,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pH值4.5~6.5的砂质土壤为宜。

坡向以东南向为好,坡顶风过大,设施容易损坏;山坡坡度不能过陡,应选择坡度25°以下的山地。

品种的选择以易结果、成熟早、品质优良的品种为主。

移栽定植

采用3~6年生大苗移栽建园,移栽前进行整形与修剪,一般先剪去1/2左右的树冠。

挖掘时需环状开沟,并带钵状的土球,挖出后要及时修剪根系,剪齐掘伤根的伤口,将小根盘拢,然后四周用纤维袋或稻草绳扎缚固定。

栽植时先放一层松土,将树放入穴内,理直根系,边填土,边将树轻摇几下,使根与土充分接触。填土高度略低于土球,稍加踏实,浇足定根水,用生根粉淋根,然后在其上覆盖比较干燥的松土,高度应高于穴口平面20~30厘米。再在其上覆盖绿肥、干草或尼龙薄膜,以防止干燥,最后剪去伤残枝。

温湿度管理

12月底至翌年1月初覆膜保温,1月至2月上旬保持15~25℃,盛花期授粉适宜温度25~30℃,授粉后至第1次生理落果期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0℃,幼果期至采摘期棚温不能高于35℃。

1—2月气温较低,10:00—11:00揭膜开窗通风,15:00关闭,方法是掀开两边薄膜、保留顶部薄膜。开花期前后,大棚提前至8:00—9:00开启,15:00以后再密封棚膜升温,关棚以后棚内温度不超过30℃。

湿度调节:1月至2月上中旬开花前,相对湿度80%左右;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开花期,相对湿度65%~70%;幼果期相对湿度70%~80%,成熟期相对湿度65%~75%。地面可覆盖地膜,湿度低时,地面泼水或畦沟(深30~40 cm)过水。

病虫害防治

大棚种植杨梅一般都是选用早熟型,树形相对矮小的品种,在种植时每棚要栽种1-2棵雄株方便后期果树授粉。

2月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