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中鱼虾怎么养殖的

养殖池养殖鱼虾的方法如下:

清淤除野

对于养过一年虾以上的虾池,要进行高标准、高质量清淤工作,清淤面积要达到百分数,保证池中水深1.5米以上。

使用漂白粉进行“除野”,以清除有害生物和杂质。

肥水繁饵,适时投苗

4月下旬开始往虾池内放水,使水深达到0.5米,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以培养藻类和轮虫等基础饵料生物。

5月20日前后,适量投苗,每亩投苗3至4万尾,选择无病健壮的虾苗。

调节水质

对虾养成前期换水次数较少,当池水透明度降到15厘米~20厘米时换一次水,换水量占池水量的1/2。

养成中期每隔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先排掉池中底层水,后添加新水,防止混水养虾。

在降雨较多的汛期不搞大排大灌,而是把表层的淡水排掉,以保证池水盐度相对稳定。

合理投饵

自制推网,每天5时取样50至100尾,观测对虾的胃及长势,用旋网测定池中对虾生存量,以合理投饵。

对虾养成后期每天喂6次,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饵喂一次,占日投饵量的40%,晚上每隔4小时投喂一次,占日投饵料量的60%。

每天的投饵料量,池中四周占80%,滩面占20%。水温超过30℃、水中溶氧少、水质恶化、雾大气压低时均不投饵料,注进新水后1小时不投饵料。

防止浮头

定期监测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色和透明度,使用增氧机增加溶解氧,减少底层有害物质,抑制病菌繁殖,保持水环境稳定。

混养

可以尝试混养南美白对虾与其他鱼类,如罗非鱼或草鱼,以净化水体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混养时要注意控制放养密度,选择优质鱼种,并配套足够的增氧设备和发电机。

病害防治

养殖期间要经常监测水质,使用生物肥水制剂、天农渔肽金菌等增强培水、净水效果。

高温季节重视拌料,降低肝胆综合症,发病后少用强杀毒剂,尝试新型消毒剂。

养殖用水管理

养殖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或根据养殖使用水源状况作物理、化学等不同方式处理后,循环使用。

养殖前期、中期不换水,只添加水,不排水,保持水位。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鱼虾,提高养殖效益和成功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