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养殖鸽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种鸽分组
选出30%产蛋性能好、受精率高但抱孵性差、喂仔劣的青年种鸽组成产蛋组,作为专门产蛋用鸽群。
选用70%孵化好、喂仔佳的壮老龄种鸽作为孵喂组,担任孵化喂仔任务。
两组种鸽不用调动笼位,只需在原位上作记录以区分。
拼蛋孵化
将产蛋组种鸽每天产下的鸽蛋于当天晚上8时开始取出,拼给孵喂组,每窝孵3枚蛋,故称“拼孵三蛋”。
被拼的1/3产蛋组种鸽免去孵化任务,专职产蛋,约隔7~13天就会产下一窝蛋(2枚),使全场种鸽产蛋率大大提高。
做好孵巢
孵巢底部放一层麻布,上铺稻草(割成3~4厘米)、谷壳等垫料做成锅底状,上面再放一层麻布即可。
目的是使3蛋能集中保温不会滚开受冻,减少鸽蛋破损,提高孵化出雏率。
照蛋调整
每隔4~5天照蛋一次,每次照出无精蛋、死胚蛋时即取出,并按每窝3蛋进行调整合并,让被拼蛋的种鸽提早产下一窝蛋。
出雏调整
孵到17~18天,雏鸽出壳,按每天出雏数进行灵活调整,让哺喂能力强的喂3只,让哺喂能力差的喂2只。
对哺有3只的种鸽应当补饲增水。为对哺喂鸽减负缩短产蛋周期,可在喂至7~8日龄时,转由人工哺喂至上市,能使产蛋量更高。
就巢处理
种鸽产下2枚蛋后即就巢孵化是鸽的自然本性。用人工孵鸽代替自然孵鸽,一是使种鸽免去孵化任务,缩短产蛋周期,增加产蛋量。
饲料与饲养管理
鸽子的饲料以杂粮为主,常用的有小麦、荞麦、高粱、玉米、豌豆、绿豆、麻子等。
喂养时至少选用两种饲料混合饲喂,例如平时麦、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训练时改为麦、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麻子1份。
除杂粮外,还可以供给青菜、卷心菜、麦苗等青饲料及矿物饲料,如黄泥、黄沙各3份,熟石灰2份,盐1份,贝壳粉或蛋壳粉0.5份,木炭0.5份,碾碎后加水混合搓成圆球晒干,喂养时需要将圆球打碎置于鸽舍内。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的发生。
控制饲养密度和卫生条件,避免疾病传播。
一旦发现鸽子患病,需要及时隔离和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手工养殖鸽子,提高产蛋量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