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甲鱼孵化方法如下:
孵化箱准备
可以使用塑料或杉木制作的孵化箱,箱底打2-3个滤水孔以便余水滤出。
箱的上盖板和前端挡板可用平板玻璃装置,便于观察孵化情况。
孵化介质选择
孵化介质可以选择细沙,粒径在0.5-0.6毫米之间,沙子要经过曝晒、煮沸或漂白粉消毒杀菌。
也可以使用有孔的海绵托盘,上面铺上一层厚0.8cm的轻质薄海绵。
铺沙与选卵
孵化箱底层依次铺放粗卵石、粗砂、中砂各3-5厘米,然后放受精卵2-3层,卵的白点(动物极)向上,卵与卵相距1厘米左右,上下层之间呈“品”字型铺放。
在选卵时要对着强光检查是否受精,受精卵的壳顶部会有白色圆圈。
温度与湿度控制
孵化温度应控制在30℃~32℃之间,温度低于22℃或高于37℃会导致胚胎死亡。
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可以用喷壶轻轻喷水保持湿度,注意不要喷透沙子。
通气管理
孵化室要有良好的通风透气条件,夏天中午气温高时,需要通风降温0.5~1小时。
沙子间的通风透气由沙子的粗细、沙间质的湿度和覆盖沙子的厚度决定,沙子过厚会影响溶氧量,导致胚胎生长缓慢。
孵化期管理
孵化前15天主要是控制温度,15天后开始洒水,保持湿度和温度恒定。
稚鳖出壳多在凌晨前,出壳后应放在孵化槽内暂养一天,避免受伤。
后续管理
刚出壳的仔鳖体质较弱,需要精心收集和暂养,避免因环境条件不适而出现病症、死亡等现象。
仔鳖进入培育阶段后,可以选择水泥池或土池进行培育,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和适当投喂饲料。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甲鱼卵的孵化率和成活率,为人工养殖甲鱼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