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鹅苗怎么养

鹅苗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鹅舍选择与消毒

选择合适的鹅舍地址,并搭建好各种设施。

在放养鹅苗前,对鹅舍进行全面消毒,避免细菌感染。

潮口与开食

鹅苗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称为“潮口”,有助于促进食欲和胎粪排出。

“潮口”后24小时进行初次饮水,然后开始喂食饲料。

饲料应清洁卫生,初期可加入葡萄糖以提高成活率。

养殖密度

根据鹅苗日龄调整养殖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伤亡或疾病。

具体密度建议:1-5日龄25只/平方米,6-10日龄20只/平方米,11-15日龄15-12只/平方米,16-21日龄10-8只/平方米。

分群与保温

将鹅苗分群饲养,每群以20℃-30℃为宜。

出壳7天内温度保持在30℃-32℃,以后每天降低0.5℃-1℃,直至常温,舍内温度保持在15℃-25℃。

饮水与饲料

鹅苗出壳后要及早饮水,保持饮水清洁,可加入葡萄糖或电解多维。

开食饲料以青饲料为主,逐渐过渡到碎米、米饭等。

疾病防治

小鹅出生后需注射疫苗,如小鹅瘟血清、小鹅瘟副粘病毒、禽流感疫苗等。

保持鹅舍干燥通风,定期清洗消毒饲用具,防止疾病发生。

放牧与运动

鹅苗1周龄后可选风和日暖的天气开始短途放牧,每次放牧时间逐渐延长。

保证鹅苗每日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饲料配方与饲喂

雏鹅饲料应少食多餐,1-10日龄每天喂8-10次,11-30日龄每天喂5-6次。

饲料配方可根据日龄调整,逐渐由熟料过渡为生料,增加骨粉、贝壳粉和食盐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鹅苗,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