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鲟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条件
水深:鲟鱼养殖池塘的水深应在2-2.5米之间。
底质:池塘底质以沙质为佳,便于水质调控。
规模:池塘规模建议在4亩左右,形状以长方形为好,池底淤泥厚度小于10厘米。
水质:水源应为自流山溪水,水质新鲜、无污染,溶氧要求大于5毫克/升,pH值在6.5到8.0之间。
进出水口:每个池塘应有独立的进出水口和固定的投饵点。
放养前准备
消毒:放养前应对养殖池进行彻底清洗,并用消毒液消毒。
选苗:选择健壮、活泼、整齐的幼苗,放养密度根据鱼体大小和池塘条件而定,一般每亩放养600-1000尾。
饲养管理
投喂: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体大小等因素灵活掌握,每天投喂2-4次。
饲料:鲟鱼是食肉鱼类,主要吃水底生物,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等。
水质管理:每天最好将污水排出去一次,保持池塘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增氧:鲟鱼对溶氧要求高,需定期使用增氧机,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车轮虫病、肿嘴病、斜管虫病等,需要掌握相应的防治方法,如使用食盐水或福尔马林溶液浸泡。
预防措施:定期使用生石灰全塘泼洒,饲料中添加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力的营养剂。
日常管理
巡塘:每天定时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筛选与复壮:每隔一段时间,将瘦弱的鲟鱼挑选出来,专池专料培育复壮后再下塘养殖。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鲟鱼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